• 陪都造句

    1、北京大名府是北宋的天下四京之一,是东京开封的陪都,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都市。

    2、第四册《冥行者独语》,乃是潘伯鹰先生抗战入川,四十年代客居“陪都”重庆写下的世情人生、哲理感悟短文,包括另一专栏《中边录》的文章,皆短小精悍。

    3、三百多年前大汉武帝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不仅仅平定天下动乱,还拓疆万里,为京都设立了四大陪都,分别是东都长海城,南都金岭城,西都天方城,北都盛京城。

    4、郑勇说,这道菜推出后,在陪都时期深受当时的文化名流欢迎,郭沫若、秦怡、张瑞芳等七位文化界名流常常点这道菜。

    5、本文从巴渝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等分析开去,追溯了巴渝童话的历史渊源,描述了现状和流变的趋势。

    6、隐藏在繁华的上清寺转盘支路上,无数豪门衙府聚集于此,它们见证了重庆的陪都历史,镌刻着无数沧桑往事。

    7、这些政治机构的设置与政治制度的确立,既是清朝陪都制度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盛京陪都地位的与众不同。

    8、其中,诸侯国都2次,封建割据政权3次,以陪都面貌出现1次,以我国北方地区性立国定都1次,作为全国政治中心5次等。

    9、洛阳自西周成王时开始营建,到东周时正式迁都于此,历时数百年之久,有定为陪都的政治基础。

    10、此公张狂,初来重庆,就无视各门派和平相处团结抗日的武林规矩,打起“中华武术学会”的牌子,在中山一路开设武馆,登报挑战,大有踏平陪都武界之势。

    11、这样既可以减轻北京城市的总体压力,又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管理,并能促进陪都地区的经济发展。

    12、他开始重新恶补中国知识,以一位汉学家的身份来到陪都重庆出任英国驻华使馆的科学参赞。

    13、作为战争期间充当陪都的一份遗产,重庆仍旧是中国的武器制造业中心。

    14、街地块打造以重庆陪都时期为背景的“抗战风情文化街”,与古镇景区隔溪相望。

    15、抗战胜利后,川教院师生积极为把学校改为陪都大学而奔走,终因国民政府的垮台而告终。

    16、中原地区作为西汉陪都、东汉京师所在地与西汉京师关中长安,皆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猜你喜欢
  • 1、工厂于13年前成立于广州石井,后搬迁至佛山市南海区平洲镇平西工业区。2、1988年1月12日,被河北省获鹿县公安局石井派出所抓获。3、两年时间,在校椅镇、石井村干部的配合下,路英烈历经20多次试验,研发出7代垃圾焚烧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1、进得门来,迎面假山作为障景,顺势延至院南侧,山势陡峭,巨石嶙峋,沿石径蜿蜒登上山顶。2、我们沿着曲折的石径,随着青年男女汇成的巨流一路走去.3、那天午后,走了一段山路,一直走到山谷深处。青苔石径,竹林,野花,采摘蕨菜。看到一棵形状美好的...
  • 1、况且周王府邸之中,有吕尚经常出入,要是自己碰上,没有了阴阳石镜,定然凶多吉少,便又将阴阳石镜。2、本市某重点中学原教育处主任石镜寰利用职务便利,千方百计“打”起了学生讲义费的“主意”。3、带有方向标,蓝宝石镜头,永不磨损。4、决胜台上空...
  • 1、小时侯经常到田野上去采花,什么臭瓣菊呀,石臼花呀,打碗花,猫眼睛,什么花我都采,一采就是一大抱,抱回来用盆盆罐罐养起来,弄得满家满院子里都是花。2、一个孙子说:“这米是从舂米的石臼里出来的.”。3、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日照市...
  • 1、在河北省临漳县西岗村,一块村民熟视无睹的“普通石墩”几天前被文史专家认定为康熙御赐上马石,距今约有350年的历史。...
  • 1、三人虽然全心为石龛疗伤,但他这样持剑走来,他们怎会不知?只是突然听到他停下了脚步,尽都微觉诧异。2、镇守外面蓝色的结界闪了几下,里面的那个石龛顶上的白色纸带忽然轰的一下烧了起来,蓝色的结界也同时消失。3、石龛上有个径六寸高九寸的丹炉,黑...
  • 1、不知道是何种原因,三彩的踪迹暴露了出来,在正前方一石块砌成的石坎上一道白色的风景线正看着三彩。2、靠近后院墙的石坎前,有个用松木、石板和茅草搭建的羊圈,小承元一手敲打竹梆子,一手均匀地往食槽里撒粗盐。3、洪水一过,生产大队就得组织人马去...
  • 1、直到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几乎完全同类的动物化石,科学家们才接受了大陆漂移假说。2、而现在技术已经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一线动刀的化石科科学家会说,现在同步加速器成了他们窥探化石内部的新利器。3、石科长介绍,常见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
  • 1、目前,宝顶山石刻(大佛湾、小佛湾)门票每张人民币80元。2、拨开时间的尘土,考察团用丰硕的工作成果解答了宝顶石刻之谜——断定赵智凤先后在圣寿寺里建大宝楼阁,后又开凿了大佛湾南岩群像和北岩的大宝楼阁。3、塔南有石刻碑记五块,保存完好。4、...
  • 1、光芒闪耀,云蒸霞蔚,五色交相辉映,一幅幅石刻图画在光芒中显现,带着古老沧桑的韵味,仿佛自太古就存在,直到现在。2、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青瓦达孜山南端,崖面呈三角形,面积不大,共有两处,年代不详,形别不一,主要有人物石刻和文字石刻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