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行造句

    1、书名页刻有“光绪戊寅年新镌”、“好友堂梓行”等字样。

    2、晚明的插图本,不管梓行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前代,具有极高的文本价值和审美价值。

    3、周梓行很有先见之明的提醒道。

    4、那是在琉璃厂一家书店里,看到一部由郑燮本人手书上版、倩金陵名刻工司徒文膏梓行的板桥诗文集,因为已是后印,价钱还不算很贵。

猜你喜欢
  • 1、本回演述史事,已觉渲染生妍,至插入脱脱进谏一段,尤足补史之阙,揆情度理,应有此文,不得以虚伪少之。2、本文跳出了文本的樊篱,以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进谏策略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3、从我登基到现在,还没有人犯颜进谏过,今天终于有人开了个...
  • 1、为什么要推辞?从古到今为了当皇帝打的头破血流比比皆是,还装出不愿做皇帝,万一各位大臣反悔不劝谏,我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2、因为狩猎活动耗财费物,因而有见识的大臣往往劝谏。3、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王若不听劝谏,坚持桀纣之行,...
  • 1、主簿黄权苦谏,王累在州门倒悬强谏,刘璋均不听。2、与前代相比,群体性的直谏、强谏成为明代官员进谏的显著特点。3、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4、比干明知纣王强暴,直谏有杀身之祸,仍...
  • 1、备当开张圣听,以光恩师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不懂得服侍君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不忘对君主忠谏,以利国家,於是凄恻自忠,要想效法。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
  • 1、本文还对明清谏官的选任,考核,权责及明清言谏制度的局限和借鉴作用进行了相关探讨。2、三层楼,让哥舒懒残师徒三人摆放他们的纪事、资料,而哥舒偶尔也替诸葛运筹帷幄,审时度世,诤言谏计。3、政治场上不懂得圆滑软硬,有时不顾场合直言谏劝皇帝,无...
  • 1、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用谏议大夫贾曾议合祭天地。...
  • 1、汉廷大臣,独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等,如发蒙振落耳!2、比干明知纣王强暴,直谏有杀身之祸,仍旧强谏,以“杀身成仁”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坚守;司马迁受腐刑以免死,忍受耻辱,为的是成古今之辩、万世之言。3、众大臣一阵轻声的...
  • 1、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2、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3、天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汉书。民谚...
  • 1、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2、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自己在坚持实话实说方面要做到率先垂范,甘愿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敢于直言不讳、直抒己见、直言正谏。3、领导干部恪守立党为公...
  • 1、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2、翌年他即幸江都(扬州),再无意北返,对他诤谏的则获罪,最后甚至不愿听大局不堪收拾的报告。3、‘对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共安全,促其反省‘。4、蒋介石收到陈果夫的“诤谏之文”,不无感慨。5、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