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
1、停云,其三,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其四,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
2、屈原服菊花很救,最著名的喜欢句话的是近代的陶渊明,他被称为菊友,菊痴,菊迷,迷了菊了。
3、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4、庄子和陶渊明就是这么一类人物,他们的精神简朴纯正,非渺小的人所能望其项背。
5、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木心
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
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陶渊明
8、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9、李清照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
10、陶渊明的一生选择的是站立。虽然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但为了避开官场的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归隐田园。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和“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的闲适。
11、陶渊明忍饥、安贫、不仕要求自己还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贫士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每每到了无衣无食的贫困无助之时,充满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宽慰之心。
12、临别那天夜晚,苏辙送到船上,苏轼旧病复发,苏辙也终夕不寐,于是对兄长朗诵起陶渊明的诗劝其止酒。
1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不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陶渊明
15、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
16、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17、这山谷桃花盛开,落英繽纷,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18、通过对这种生存范式的实践,陶渊明最终由一个漂泊的、苦闷的士人,转变成了一个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诗神。
19、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20、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
2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22、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
23、陶渊明不满朝廷腐朽、官场黑暗,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可挂印辞官,归隐田园.
24、(家里没有老莱子妻子那样的老婆),说明陶渊明对他的妻子有所不满,其原因乃是她未能对自己的弃官归隐表示充分理解。
2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
26、这是汪金小起的名,他解释说,“回归”有两层意思,一是重新回归到社会,二是借用当地名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自娱自乐。
27、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本是子虚乌有,不过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罢了。
28、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陶渊明
29、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
30、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陶渊明
31、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
3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3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34、陶渊明、陆静修虎溪三笑的故事,是多么美好的掌故佳话。
3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
36、住在这里,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37、清代是陶渊明研究的结穴,其陶渊明研究的方方面面都成果不菲,带有集大成的总结性质.
38、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3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
40、笔者认为这三种说法都值得商榷,“五斗米”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陶渊明种植在公田里的尚未收割的秫米。
41、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
42、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
4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4、元代和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怀才不遇的元代文人都很追慕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洒脱超越。
45、山南景区有唐代诗人李白写下“望庐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晋代诗人陶渊明故里和桃源胜境等。
4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
47、我的另一位导师陶渊明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荒芜胡不归?”。
4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49、陶渊明发舒归隐之志的诗歌,往往是畅所欲言,而寄托故国之思的诗歌,则往往是微婉其辞,便如这首。
50、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
5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52、陶渊明在后半生隐居在田园之中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53、我们家也是从江西出来的,陶渊明是晋朝时候人,那时候还没有科举,高门大户垄断了官职,还定下了九品中正制,把天下的家族分为九品。
54、陶渊明的坚守是宁可饿死路边,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55、谦让是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谦让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谦让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
56、“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山水田园派诗人陶渊明与山水田园式的上京园林相互成就。
57、兰亭题序,王羲之酒酣耳热,书兰亭不世名篇;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
58、陶渊明的人生是平淡的,他远离世外的纷争与嘈杂,向往世外桃源平淡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闲暇之时赋诗几首;月圆之夜,把酒对歌,此等生活乃平淡之典范。这样的生活,我喜欢!
59、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0、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陶渊明
61、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
62、陶渊明这时早已觉得自己是东晋的遗民,现实生活却使他有志难酬,从而对天道也产生了怀疑。
63、对陶渊明的品评是元好问诗学批评最重要的内容。
64、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65、陶渊明是著名的文学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
66、陶渊明身后的失望、苍凉除了自己怀抱理想而无良辰佳时外,还应有诸子不立的憾恨。
67、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
6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69、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70、陶渊明所塑造的世外桃源,正是他心中理想世界的呈现。
71、有一点也许能窥见老人心境的变化——以前他最爱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现在,他信奉“为善最乐,能忍自安”。
7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7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74、云无心的名字,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博文中的那些食物于他,有点回归生活的意思。
75、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76、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陶渊明
7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
78、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避世的心态。
79、陶渊明名潜,潜形菊芳里,陶然菊品中。
8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
1、停云,其三,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其四,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
2、屈原服菊花很救,最著名的喜欢句话的是近代的陶渊明,他被称为菊友,菊痴,菊迷,迷了菊了。
3、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4、庄子和陶渊明就是这么一类人物,他们的精神简朴纯正,非渺小的人所能望其项背。
5、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木心
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
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陶渊明
8、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9、李清照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
10、陶渊明的一生选择的是站立。虽然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但为了避开官场的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归隐田园。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和“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的闲适。
11、陶渊明忍饥、安贫、不仕要求自己还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贫士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每每到了无衣无食的贫困无助之时,充满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宽慰之心。
12、临别那天夜晚,苏辙送到船上,苏轼旧病复发,苏辙也终夕不寐,于是对兄长朗诵起陶渊明的诗劝其止酒。
1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不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陶渊明
15、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
16、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17、这山谷桃花盛开,落英繽纷,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18、通过对这种生存范式的实践,陶渊明最终由一个漂泊的、苦闷的士人,转变成了一个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诗神。
19、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20、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
2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22、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
23、陶渊明不满朝廷腐朽、官场黑暗,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可挂印辞官,归隐田园.
24、(家里没有老莱子妻子那样的老婆),说明陶渊明对他的妻子有所不满,其原因乃是她未能对自己的弃官归隐表示充分理解。
2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
26、这是汪金小起的名,他解释说,“回归”有两层意思,一是重新回归到社会,二是借用当地名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自娱自乐。
27、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本是子虚乌有,不过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罢了。
28、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陶渊明
29、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
30、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陶渊明
31、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
3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3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34、陶渊明、陆静修虎溪三笑的故事,是多么美好的掌故佳话。
3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
36、住在这里,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37、清代是陶渊明研究的结穴,其陶渊明研究的方方面面都成果不菲,带有集大成的总结性质.
38、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3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
40、笔者认为这三种说法都值得商榷,“五斗米”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陶渊明种植在公田里的尚未收割的秫米。
41、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
42、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
4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4、元代和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怀才不遇的元代文人都很追慕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洒脱超越。
45、山南景区有唐代诗人李白写下“望庐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晋代诗人陶渊明故里和桃源胜境等。
4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
47、我的另一位导师陶渊明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荒芜胡不归?”。
4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49、陶渊明发舒归隐之志的诗歌,往往是畅所欲言,而寄托故国之思的诗歌,则往往是微婉其辞,便如这首。
50、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
5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52、陶渊明在后半生隐居在田园之中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53、我们家也是从江西出来的,陶渊明是晋朝时候人,那时候还没有科举,高门大户垄断了官职,还定下了九品中正制,把天下的家族分为九品。
54、陶渊明的坚守是宁可饿死路边,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55、谦让是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谦让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谦让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
56、“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山水田园派诗人陶渊明与山水田园式的上京园林相互成就。
57、兰亭题序,王羲之酒酣耳热,书兰亭不世名篇;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
58、陶渊明的人生是平淡的,他远离世外的纷争与嘈杂,向往世外桃源平淡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闲暇之时赋诗几首;月圆之夜,把酒对歌,此等生活乃平淡之典范。这样的生活,我喜欢!
59、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0、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陶渊明
61、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
62、陶渊明这时早已觉得自己是东晋的遗民,现实生活却使他有志难酬,从而对天道也产生了怀疑。
63、对陶渊明的品评是元好问诗学批评最重要的内容。
64、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65、陶渊明是著名的文学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
66、陶渊明身后的失望、苍凉除了自己怀抱理想而无良辰佳时外,还应有诸子不立的憾恨。
67、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
6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69、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70、陶渊明所塑造的世外桃源,正是他心中理想世界的呈现。
71、有一点也许能窥见老人心境的变化——以前他最爱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现在,他信奉“为善最乐,能忍自安”。
7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7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74、云无心的名字,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博文中的那些食物于他,有点回归生活的意思。
75、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76、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陶渊明
7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
78、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避世的心态。
79、陶渊明名潜,潜形菊芳里,陶然菊品中。
8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