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音造句

    1、他们有时候还更进一步,说一切音乐只有一个纯音乐意义。

    2、“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3、当时社里的元老姚志曾、蔡宾秋、钱大赉、龚之均先生都还在世,他们在发声、吐字、切音、运腔、表达曲情等方面给了孙燕虹很多指点。

    4、算法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地提高了双端发声检测的性能,很好地解决了加入非线性处理后的切音问题。

    5、统一字音是切音字运动必须面对的问题。

    6、武达纳是入关第一代,依家谱十二世,是民国时期,以满姓“觉罗”切音,汉译为“赵”。

    7、吉发涵介绍,直音法给不会用切音法的人提供了方便,但有时其直音字更复杂,更不好认。

    8、除了各省选派的代表,绝大多数是在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中卓有成绩的杰出语文学者。

    9、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10、1892年到1911年,清朝的最后20年,发生过一次切音字运动,即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

    11、切音字、“我手写我口”。

    12、陆费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简化汉字设想和思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回应,当时汉字改革的主流还是切音字、简字等。

    13、“胡同”一词的来源,一说为蒙语”水井“的汉字表音;一说是来源于汉代”巷“的读音”虹”,切音为“胡洞”。

    14、当时卢戆章把它称为“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

    15、清末切音字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16、即切音,又有意思,这才是老派翻译雍容高华、书卷满腹的玩法。

    17、提倡国语、切音字、“我手写我口”。

猜你喜欢
  • 1、独角妖兽在庞中天的灵力炼化下,发出阵阵的惨叫,眼看它就要烟销灰灭,一道响雷从天而降,打断了庞中天的炼化。2、我倒只是随意的笑了笑,要查到黑袍人的下落,谈何容易,世界这么大,估计等他们找到的时候,小清已经彻底的烟销灰灭了。3、忽然天上出现...
  • 1、坑灰未冷山东已乱,刘项原来并不读书。2、秦始皇可以“焚书坑儒”,“烟雨骊山君子仇,咸阳四百六十丘”,但“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3、可是没想到,“坑灰未冷山东乱”,没过多久,便二世而亡。4、可是“坑灰未冷山东乱”,恐怕他做梦也...
  • 1、在“时调”艺人王毓宝回忆里,这一天“冷得异常”,茶馆和“撂地”的场子,都是清灰冷灶。2、柴双行的家里,清灰冷灶的,柴父柴母和一个女的带着两个小男孩,凄惨地坐在柴双行的床边。...
  • 1、故刳心流肠,捐生以亢节;火妻灰子,霾名以偿义。...
  • 1、李息面如灰土,颤颤的退入班中。2、徐飞一听,面如灰土,心道:“居然让那货飞跑了,”。3、看到总指挥手中的手枪,敌军连长马上面如灰土,急切的说道。4、瞄了瞄面如灰土的小刀,楚云龙突然心中一动,暗道,这件事或许还有转机。5、妍儿注意到台下的...
  • 1、品什么香?历经千年,这炉幽香传至清末,却在频繁战乱中火尽灰冷,现代人罕有知晓。...
  • 1、我们利用它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消灭其传播。2、农七师一二六团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3、长期的错误流言,像那些艾滋不是病毒引起的或者脊髓灰质炎疫苗对穆斯林女孩不起作用,使控制其他疾病的努力功亏一篑。4、69名尼日利亚的儿童因为感染减毒脊...
  • 1、江苏靖江街头挂横幅"庆祝扒灰"成功。2、秦可卿在红楼梦里只活到了第十三回,但却获封红楼第一女神,窃以为,是因为扒灰的故事过于精彩诱人,让人浮想联翩,所以创意才是最重要的。3、扒灰这种行为是法律和道德都不允许的。4、再来几张跟扒灰无关的闹...
  • 1、对浸灰碱,铬鞣废液循环利用生产山羊服装革进行了试验研究。...
  • 1、当时子牙留下简帖,上书符印,将符烧灰入水,服於腹中,护其五脏,故能乘马出北门耳。2、4次发掘共发现石器30余种,肿骨鹿、剑齿虎、变种狼等哺乳动物化石和爬行类、鸟类化石87种近千件,以及烧灰、烧骨遗址等。3、将老丝瓜烧灰存性服,可去风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