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书造句

    1、他的同乡后进吴光耀,则不以乡贤阿私为然,访求旧闻,秉笔直书,痛陈湘军之敝。

    2、尽管他有着难言的隐痛,但他仍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地记录着史实,终著成不朽名作。

    3、我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写作上秉笔直书,毫不夸大其词。

    4、他遇见过满怀热情的赞美者,也碰到过满腹牢骚的非议者,一概信笔直书,毫无忌讳。

    5、‘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勿事辞藻。

    6、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7、说起来,长刀还是秉笔直书提醒他备用的呢。

    8、当然,史官能够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除了他们个人作为史官所具备的品德、素养和气节,也是和当时的史官制度分不开的。

    9、储安平是一个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上有过成功尝试的民主报人,他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编辑家,又是一个秉笔直书的时评家。

    10、方谦看向秉笔直书,后者摇了摇头。

    11、陈氏是稔知法律的人,自然也深知傅筱庵在上海的势力,他之直书,当有所本。

    12、许元贵欲言又止,似仍前瞻后顾;鹿洲知其尚有顾虑,即命分别给二人笔墨纸砚,据实直书。

    13、在史学史上,直书与曲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史学现象,都与孔子有关。

    14、五斋斋长梁山荇,我也算认识,正直书生一个,父亲是朝廷御史。

    15、想到这儿蔓思顿时心情舒畅,拿出作业奋笔直书然后准备上线参加活动!刚上线蔓思便收到一条讯息,打开一看她便纠结了“素素!咱们结婚吧!”。

    16、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17、老王是我在学校里面的死党,那个时候我还整天奋笔直书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家伙都已经开始捣鼓买卖了,具体干什么我不知道,后来大学没毕业就退学了。

    18、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

    19、这些年来,我穿南越北,来往江南和京师多次,一路上伤心惨毒,简直书不胜书。

    20、女子依旧埋头奋笔直书,仿佛把秦朗当成空气。

    21、史家对“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执着追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史家自身素养的规范,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史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史学认识论思想。

    22、我也在临阵磨枪,奋笔直书!呵呵!

    23、,史官在史书上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

    24、自然这些并不为正在奋笔直书的凌风所知道。

    25、负责国家档案的齐太史不动声色,秉笔直书“崔杼弑庄公”。

    26、李健偷偷看了一眼,见哥哥在竹简上面奋笔直书,好像早已成竹在胸,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份分家的契约就文不加点地完成了。

    27、秉笔直书、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彰往察来、古为今用是它的功能。

    28、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29、没想到这个学生居然敢承题而直书,难道他真有立步成诗,倚马可待的本事?也好,你就在此写吧。

    30、史官由于某种原因,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谓之曲笔。

    31、照例地送孩子上学,然后上班,一有空余时间就奋笔直书。

    32、其书法艺术,不为时风所囿,不为赛事所动,始终咬定经典,立根传统,海纳百川,神游八极,遂行止有度,心手相应,振笔直书,渐入“天人合一”之境也。

    33、回避什么,隐瞒什么,当然是作者的权利,但这一权利要如何在‘据实直书’前提下得以维护以求适度、适当?其二,写什么?既然是‘对照’,那就要写出差异。

    34、在400多页的乱弹琴之后,布西内尔仍然不愿改一改那副德性,她再次把情节扭转了一下;要是换了别的作家,肯定会直书到底。

    35、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事一关联当世,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

    36、待冯简等人离去后姜麒匆匆吃过送来的晚饭,开始在桌案前奋笔直书。

    37、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38、首页点击量最多的帖子果不其然是秉笔直书的,方谦点开最新的“推测阵营的出现及后续发展”。

    39、故信笔直书,不稍沉思假借,唯慈悲亮察,林夫人前致意请安,不另肃矣。

    40、鲁隐公至棠观看渔民捕鱼,史官据实直书,其义自见。

    41、方谦和秉笔直书统一战线地认为,把技能喊出来根本就是个羞耻play,偶尔得瑟得瑟就行了,用不着次次都来。

    42、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

    43、求其得意直书,惬心贵富,铅华洗尽,花样翻新。

    44、面对这份问卷,这些区(县)委书记、区(县)长或挥笔直书,或掩卷沉思,最终把属于他们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公众面前。

    45、拿起纸笔,岳不群奋笔直书,既然没了风清扬亲自来鼓舞门派士气,自己就亲自上手,想了办法,来鼓舞门派士气。

    46、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47、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48、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49、秉笔直书:……你现在在哪?绝地生:西城门。

猜你喜欢
  • 语义说明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使用类别用在「言语详尽」的表述上。例句01他只要一谈起电影,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02一提到家乡事,奶奶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03他是个音乐迷,聊起古典音乐,如数家珍,令人钦佩。04小孩子围着爷爷,静听他如数...
  • 语义说明形容身心安适,无忧无虑。使用类别用在「安逸无忧」的表述上。例句01年轻时的努力,是为了老年时可以高枕无忧。02那个奸臣以为眼中钉已经拔除,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地为所欲为了。03国家仍处多事之秋,大家仍须戒慎行事,不可有高枕无忧的想法。0...
  • 语义说明比喻努力奋斗,求取上进。使用类别用在「奋发进取」的表述上。例句01只有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才能永保国家竞争力。02我队在全体队员将士用命之下力争上游,终于得到冠军。03他虽然出身贫穷家庭,却能力争上游,终于成为商业巨子。04一次失败...
  • 语义说明比喻非常相像,几乎没有差别。使用类别用在「非常相近」的表述上。例句01你们几个人好吃懒做,如出一辙。02他们说法如出一辙,应该早就商量好了。03这两件窃盗案的手法如出一辙,应是同一个窃贼做的。04现代人强调自我,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言行...
  • 语义说明比喻东西很难找到或事情很难做到。使用类别用在「极为困难」的表述上。例句01既然没有其它线索,就只好请你在这堆数据中海底捞针吧!02这是人命关天的案子,即使海底捞针,我也要把凶手逮捕归案。03这些文件堆得这么乱,想要找到那封信可要像海...
  • 一、语义说明形容杀敌报国之心急切,随时准备作战。使用类别用在「警戒备战」的表述上。例句01前线将士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为保家卫国而战。02大战一触即发,将士们枕戈待旦,一刻也不敢松懈。03因为战况相当吃紧,战士们就在壕沟中枕戈待旦,相当辛苦...
  • 语义说明比喻东西虽不好,却因为是自己所拥有,故非常珍视。使用类别用在「情感深厚」的表述上。例句01文章总是自己的好,敝帚自珍,人之常情。02这枝旧钢笔跟我几十年了,敝帚自珍,就是舍不得丢。03请原谅我没按照您的意见改动文章,就算是敝帚自珍吧...
  • 语义说明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使用类别用在「真相原貌」的表述上。例句01如今我才看清他阴险奸诈的庐山真面目。02这座雕像几经破坏,已经难见其庐山真面目了。03对于这洞窟神秘的诡异传说,人人都想一窥庐山真面目。04尽管老王百般掩饰,但他奸...
  • 一、语义说明比喻女子打扮美丽、婀娜多姿的样子。使用类别用在「盛妆打扮」的表述上。例句01每逢过年时,路上的人们个个花枝招展,洋溢着喜气。02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准备参加今晚一年一度的名人盛会。03前方一群年轻的女子,花枝招展,有说有笑地朝这边...
  • 语义说明比喻赤忱相处。使用类别用在「真诚相待」的表述上。例句01他是我肝胆相照的至交,我绝对信得过。02宋江说:「武松是义气兄弟,与我肝胆相照。」03我此生能得你如此肝胆相照的好友,夫复何憾?04他们是几十年的老战友了,肝胆相照,生死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