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宅造句

    1、肆行抢劫,掳人勒赎,坐地分赃,不计其数,积资广置田宅不讳。

    2、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

    3、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短短几年,寺院多有“侵夺细民,广占田宅”的行为,甚至到了“寺夺民居,三分且一”的局面。

    4、有关清代田宅交易中“喜礼”俗例的探讨,史学家所利用的材料局限于乾隆刑科题本。

    5、贪爱钱物,谓之钱愚;好置田宅,谓之地癖。

    6、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7、不论是井田制还是名田制,都是根据一定的身份等级占有田宅。

    8、最后还归纳评价了两宋法律关于田宅典卖的法律制度规范,主要指出其不完善之处。

    9、与此相应,井田制下的禄田可以为同一家族世代享用,因而相对稳定;名田制下的田宅,由于爵位的降等继承而有较大的流动性。

    10、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性豪侈,强市人田宅,藏匿亡命于私第,置狱,系负债者,或历年至有瘐死者。

    11、肆行抢劫,掳人勒赎,坐地分赃,不记其数,积资广置田宅不讳。

    12、“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二是继承巨富财产。

    13、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

    14、朱神医的名字是朱文,他诊治穷人从不收钱,诊治富人也就是个寻常价,如果是那种平日里强占民女,私吞田宅等那种罪人他也会治,不过药价自然要贵得多。

    15、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在两宋时期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田宅典卖制度。

    16、现百姓不堪重负,人民艰苦,而诸侯、公主及富豪民多奴婢,田宅无限,肆意挥霍,且与民争利,使百姓失其常业,处于严重困境。

    17、与此同时,大臣们竞相“广市田宅,争求重利”,文武百官无不仿效。

    18、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尤其是田宅的典卖交易方式在两宋时期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

    19、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猜你喜欢
  • 1、欢迎广大书友进入娇妃难当:夫君很腹黑全文阅读。2、第二件是因为有朋友和我说书名不扣题,所以改了一声兄弟一生重这个名字,谢谢书友们的支持。3、欢迎广大书友进入情倾之惑乱帝王。4、35逆心(书友3290138),败给你了,门派武功只有本门弟...
  • 1、在郭昆焘,诸如此类,无非寻常事,亦无意身后声名,所以,满箱书札“为人攫去不置问”,潇洒到无以复加。2、本书分别介绍了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公文档案、书札、日记、回忆录、笔记、诗歌、传记、报刊,并评论它们的价值,兼及纪传史、年谱、方志及典章制...
  • 1、一间格调高雅的书寓热闹开张,贺客云集,大家三五成群地讨论着关于书寓主人状元夫人赛金花的话题。2、在信息世界里,现代科技中如计算机网络逐步普及,有人认为它将会取代书籍及其它书寓式大众传播媒体,你的看法?...
  • 1、呦呵,这次倒是新鲜,还好,我们书院不用帮他垫付嫖资!2、西阳宫为纪念欧阳修所建,内有文忠公祠堂、泷冈阡表碑亭、泷冈书院、文儒书堂、画荻楼、道德讲堂等建筑,文化底蕴非常丰厚。3、葛家三代为官,均曾贵为帝师,尤其葛大人,博古通今,他甘愿放弃...
  • 1、李家家道殷实世代书香,曾祖父关心地方公益,助平粜,修城垣,整顿书院,开设工厂,急公好义,世人无不称之。2、如今的书院门是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街,里面碑帖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文房四宝等样样俱全,这些对于方明华已不足为奇。3、任江苏...
  • 1、初假铭贤书院校舍上课,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九日正式迁入现校舍,为旺角及大角咀区莘莘学子提供教育服务。2、中国书法艺术珍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封龙山汉碑《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将被放入书院内,用以提升其历史文化品位。3、三原弘道书院是明...
  • 1、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2、慢慢找着关于阿胶制作和中药的书,云肆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想法。3、陶府诸人中,陶小萼与凌云志的感情最深,这几个月中她经常跑进书云轩看望凌云志,凌云志也很喜欢这位聪明伶俐、活泼...
  • 1、十年寒窗搏一回,理想梦想来实现。功夫不负有心人,最优成绩来回报。亲朋好友都鼓励,读书学习考佳绩。父母高兴最光荣,金榜提名皆欢喜。祝你考个名牌校,亲朋家人高兴笑。2、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3、爱看书的...
  • 1、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2、”“是啊,他是这么说的,”皮彻答道,“我已经告诉秘书学校今天上午选送一些人来.3、”随后,韩寒又一本正经地批驳所谓的正确答案,“跟着语文书学,是永远不能写出好文章的...
  • 1、本书叙述越国破吴之后,范蠡携西施游五湖,隐居于丁蜀镇的故事。2、书叙明万历年间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学贯天人,理参释道。3、烟云,飘飘渺渺,幻化无常,游离不定,本书叙写的是行踪飘忽不定,走荡江湖,而又慷慨仗义的十三位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