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擢用造句

    1、一日,家乡故交黄子申上门拜见,望提携一二,行健慨然应诺,上疏荐为谏议大夫,没二天,皇上谕旨下达,擢用黄子申为谏议大夫。

    2、自绍兴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将,安内攘外,以保全皇位。

    3、清廷擢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员,实因洪杨难起,政权有倾复之危,时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

    4、由使臣兼管学政,选补博士弟子员录送科场,官给资斧,愿就艺学科者听之,果于中西各学总贯淹通,使臣保送到京,破格擢用,则山陬海澨无弃才矣。

    5、人们为求擢用,常常用外儒内道的方式为人处世,心理处于扭曲与分裂状态。

    6、袁崇焕鞫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议擢用。

    7、这个公司的上级善于擢用人才.

    8、一、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

    9、一时刘宏下圣旨通缉张角等三人反贼,并以朝廷的名义到处张贴招募义兵、量才擢用的榜文,以与遍布全国每个旮旯的“牛皮癣”。

    10、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

    11、崇祯皇帝刚愎自用,认为是他本人亲自擢用杨嗣昌,听不得异议,贬逐上书言官。

    12、考中的文士或被擢用,在文馆(书房)供职,又荐引俘降的文士入仕。

    13、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

    14、于是,宋神宗遂擢用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遂开始了北宋时期有名的轰轰轰烈烈地“安石变法”。

    15、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节制,恩出常人。

    16、国初以来宰相及食实封功臣子孙,一应沉翳未承恩者,令量才擢用。

    17、如今但望陛下能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使朝廷才德充盈。

    18、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

猜你喜欢
  • 1、我劝他说既然那个邵大师名头如此之响,说不定有真功夫在身,过得几日天色放晴,咱们即要赶赴华山,何苦和他争短论长。2、陈皇后受到了冷落,好在她一向遇事忍让,不与人争短论长。...
  • 1、国庆到来长假临,举国欢庆热腾腾。父母亲朋重相聚,欢声笑语街巷闻。灯笼高挂在前门,迎来快乐进家门。祝福声声短信送,语短情长心相近。国庆到来,祝你快乐无限!2、西花厅的家规言简意赅、语短情长!一百多个方块汉字,读不出一句豪言壮语,但条条句句...
  • 1、孙仲瑜曾就读内湖私立文德女中,当年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她留下“纸短情长,这么丁点篇幅怎么够我写”的留言,看出她感性、俏皮和浪漫的性格。2、纸短情长,让你的名片遍布全世界。3、言尽于此,纸短情长,翘等佳人,切切为盼。4、梁实秋不满足于纸短...
  • 1、西湖保持了自南宋八百多年来的原貌,这就是西湖,变的是人世沧桑,不变的是水远山长。2、碧水残霞空相映,水远山长又一年,小窗灯暗向影诉。3、但是商贩送达往往会出现当事人收不到,导致案件无法开庭;想与邮局签订司法特专邮,但面对着“传票欲寄何由...
  • 1、张一一先生羞与梁晓声为伍到底对也不对,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无须目不识丁的闲杂人等在这里说短道长自个儿哄抬身价。2、人们对他们并没有说短道长,因为他们都是参加科举靠真本事“考”出来的。3、是一个好事还是一个坏事,第二是有好处还是有害处...
  • 1、说来话长,同学,还是百度下吧!当时,“一连”就是一年级,“四连一排”就是四年级一班。2、炫肃兄,此话说来话长,总之是一言难尽。3、此事说来话长,陈王刘宠,为人颇有大志,而且还精善弩射,能够十发十中,都射在同一位置。4、当然.说来话长啊,...
  • 1、土生土长在封闭落后的武川农村的我,在少闻寡见的童年时,最爱听大人们讲述关于火车的事儿,当时我特别想看看火车。2、管仲既不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也不像高子、国子一样是世代辅佐齐国的重臣,齐桓公却将他拜为“仲父”,并任由他主持齐国军政大事。3...
  • 1、他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2、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不论是在节目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保持着相同的腼腆与讷言。...
  • 1、忧愁风雨,一半相妨,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明月;箪纹展帘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2、即使像郭沫若发表《释支干》这样的论文,也并没有对十二属相说短论长。3、查经前,大家熙熙攘攘的吃喝玩乐,说短论长.4、祸从口出,休要...
  • 1、正是因为霍元甲的搀和,袁世凯不得不撤离了,临走,虚情假意,和李磐霍元甲等话别:“兄弟们,为兄先回了,山高水长,后会有期。2、北雁南飞,秋收冬藏,一天更比一天凉,注意保暖添衣裳;走南闯北,山高水长,路漫漫兮人忙忙,保重身体要健康。朋友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