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食物疗法》 扁豆

    扁豆为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其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它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每百克中含量达2.69毫克。锌是维持性器官和性机能正常发育的重要物质,是促进智力发育和视力发育的重要元素,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所以青少年常吃些扁豆,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

    扁豆性味甘平,功可健脾和中,清暑化湿。扁豆衣为扁豆的干燥种皮,性味同扁豆,功效则略逊,但无壅滞之弊。炒扁豆健脾功用强,生扁豆则化湿性能好。

    扁豆含有一种毒蛋白,豆荚上有一种溶血素。此二物须高温方能破坏,若加热不够,食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所以食用扁豆必须炒熟煮透才可食用。

    【应用实例】

    1.急性肠胃炎:以白扁豆为末,每服12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4次;或以白扁豆30~60克,煮汁,分2~3次饮服。

    2.呃逆:扁豆30克炒后,研成细面,开水送服。一次服完。

    3.带下:白扁豆30克,淮山药30克,红糖适量,共煮至烂熟。每日分2次服。连服半月。

    4.妊娠呕吐:生扁豆75克,晒干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9克,米汤送服。若重症呕吐者,配黄连粉1克,饭前服下。

    5.砒霜中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灌服。

    6.小儿消化不良:扁豆花15~30克,水煎加糖服。

    7.百日咳:生扁豆10克,红枣10个,水煎,服3~5日。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