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产后虚羸,及伤血过多,虚竭少气,脐腹拘急,痛引腰背,面白脱色,嗜卧口干燥,心忪烦倦,手足寒热,头重目眩,不思饮食;或劳伤冲任,内积风冷,崩淋沥不断,及月水将行,腰腿重疼,脐腹急痛。及治男子、妇人从高坠下,内有瘀下血等病。
真蒲黄(炒,三分半) 熟干地黄(十两) 阿胶(捣碎,炒燥) 当归(去芦,微炒)续断 朮 吴茱萸(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温酒下,渐加至五十丸。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治产后虚羸,及伤血过多,虚竭少气,脐腹拘急,痛引腰背,面白脱色,嗜卧口干燥,心忪烦倦,手足寒热,头重目眩,不思饮食;或劳伤冲任,内积风冷,崩淋沥不断,及月水将行,腰腿重疼,脐腹急痛。及治男子、妇人从高坠下,内有瘀下血等病。
真蒲黄(炒,三分半) 熟干地黄(十两) 阿胶(捣碎,炒燥) 当归(去芦,微炒)续断 朮 吴茱萸(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温酒下,渐加至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