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脾约,大便难,小便数,关脉浮涩者。此润肠之主方。
大麻仁(二升) 杏仁(一斤去皮尖) 白芍(半斤) 大黄(一斤) 浓朴(一尺炙)
枳实(半斤)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二服。渐加,以利为度。
麻仁丸方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土燥津亡大便难,养液通幽蜜丸嚼。(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滋柔润下,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治脾约,大便难,小便数,关脉浮涩者。此润肠之主方。
大麻仁(二升) 杏仁(一斤去皮尖) 白芍(半斤) 大黄(一斤) 浓朴(一尺炙)
枳实(半斤)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二服。渐加,以利为度。
麻仁丸方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土燥津亡大便难,养液通幽蜜丸嚼。(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滋柔润下,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