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冷积泻痢之良方。
木香(二两半) 肉豆蔻(二十个) 丁香(一两半) 干姜(炮一两) 百草霜(细研二两)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尖别研极烂如膏) 巴豆(七十粒去心皮膜研如脂出油) 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外,余四味捣为细末,共和合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黄蜡六两溶化,重绢滤去渣,以好酒一升于砂锅内煮数沸,候酒冷蜡浮,取蜡秤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入铫熬熟,取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内和前药末,乘热拌匀,丸如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感应(丸)肉蔻丁木香,巴杏干姜百草霜。(肉豆蔻逐冷消食,丁香、木香暖胃和脾,杏仁消肉积而降气,干姜逐痼冷而散痞,巴豆善破沉寒,夺门宣壅,寒积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温散,亦能消积,统计诸药,同成温下之法。)蜡丸空腹姜汤下,(用黄蜡之义最精。凡治积,新病宜急下,久病宜缓下。此治久积痼冷,乃缓下法也。)冷积泻痢真奇方。(赵献可《医贯》曰∶“此方妙不可言,虽有巴豆,不令人泻,其积自然消化。
”李时珍《本草纲目》曰∶“一老妇年六十余,病溏泻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入腹则泻反甚。延余诊之。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冷积凝滞所致,王太仆所谓‘大寒凝内,久利溏泄,愈而复发,绵历数年'者,法当以热下之,则寒去痢止。
遂以蜡匮巴豆丸药五十丸与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积滞诸病,皆不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