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牛黄夺命散

    作者: 李子毅

    白牵牛、黑丑(各半生半熟取头)五分。大黄,枳壳各一钱。共为末,冷浆水调下。涎多者,加密少许。

    如小儿痘疹惊搐者,只用导赤散调辰砂末一服,不可妄用凉惊丸,抱龙丸,保命丸等药。

    西江 月小儿惊风症侯,须分急慢根由,急因实热泄中求,慢是虚寒温补。急为风寒食积,慢是久病绸缪,如斯辨认不差谬,才显神功妙手。

    急惊卒然大热,因而热则生风。痰涎哽塞角张弓,口眼歪斜沉重。先使嚏惊妙散,后用导赤疏通,合灸少商与中冲,泻青凉惊选用。

    若遇风寒外感,先须发汗为宜,泻青丸子作汤医,加上蝎蚕二味。果是内伤饮食,又当解利相随,三黄五色任施为,积去热除惊止。

    慢惊先由久病。精神渐减脾虚,厌厌沉困气长吁,口眼张开不乳。搐弱时时举发,四肢逆冷何如,理中附子急驱除。不差艾灸左乳(20)。

    要认惊风死症,面如红粉涂搽,口张涎出紧关牙。目直气粗声哑。喉内响似拽锯,毛端汗如珠下,目瞪眼小不须夸,大叫闷乱尤怕。

    搐掣乍作乍止,痰气无了无休,昏昏鼾睡唤难苏,乳食不知吞吐。屎尿遗时少觉,四肢僵直难收,啼声不出汗如油,纵有灵丹难救。

    小儿惊风咳嗽,人人当作风哮,大黄白黑二牵牛,人参分两匀用。四味俱研为末,蜜水调和稀稠,灌将一字下咽喉,免得胡针乱灸。

    两指伸缩名为搐,十指开合弱之形(21)。掣则连身常跳起,颤而四体动摇铃。身仰向后为反症,手如挽弓引状成。怒目觑高是窜样,睛露不活是斯真。

    (20)左乳:原书注,即期门穴也,小儿乳下一指。

    (21)两指伸缩名为搐,十指开合弱之形: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两指开合似发搐,十指伸缩弱之形"。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作者:
    张志聪
  • 作者:
    王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