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病尸臭不可近者死。(《脉经》。)
口气重者,胃热盛也,阳气尚充,其病虽剧,可治。
汗出稠粘,有腥膻气,或色黄者,风湿久蕴于皮肤,津液为之蒸变也,风湿、湿温、热病失汗者,多有之。
唾腥,吐涎沫者,将为肺痈也。唾脓血腥腐者,肺痈已成也。(肺伤风热,痰多臭气,如腐脓状;肺内自热,痰多腥气,如啖生豆状。一宜凉散,一宜清降也。)
小便臊甚者,心与膀胱热盛也。不禁而不臊者,火败也。
大便色坏,无粪气者,大肠气绝胃败也。小儿粪有酸气者,停滞也。
病患后气极臭者,为胃有停食,肠有宿粪,为内实,易治,若不臭者,在平人为气滞;病剧而出多,连连不止者,为气虚下陷,恐将脱也。(以上新订参各家。)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人病尸臭不可近者死。(《脉经》。)
口气重者,胃热盛也,阳气尚充,其病虽剧,可治。
汗出稠粘,有腥膻气,或色黄者,风湿久蕴于皮肤,津液为之蒸变也,风湿、湿温、热病失汗者,多有之。
唾腥,吐涎沫者,将为肺痈也。唾脓血腥腐者,肺痈已成也。(肺伤风热,痰多臭气,如腐脓状;肺内自热,痰多腥气,如啖生豆状。一宜凉散,一宜清降也。)
小便臊甚者,心与膀胱热盛也。不禁而不臊者,火败也。
大便色坏,无粪气者,大肠气绝胃败也。小儿粪有酸气者,停滞也。
病患后气极臭者,为胃有停食,肠有宿粪,为内实,易治,若不臭者,在平人为气滞;病剧而出多,连连不止者,为气虚下陷,恐将脱也。(以上新订参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