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形色外诊简摩》 问法

    作者: 周学海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景岳八问。)

    凡诊病必先问是何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幼,或婢外家僮仆,问而不答,必是耳聋,须询其左右,平素何如,否则病久,或汗下所致。诊妇人,必先问月信何如,寡妇气血凝涩,两尺多滑,不可误以为胎,室女亦有之。

    世道不古,以问为末,抱病不惟不言,虽再三询叩,终亦不告,反诋医拙,甚至有隐疾困医者,医固为所困矣,身不亦为医所困乎。虽然为医者,亦须贵乎有学,大率诊视已毕,不可便指病名,发言率易,须从所得脉象说起,广引经说,以为证据。渐渐说归病证,务要精当确实,不可支离狂妄,说证已毕,然后徐徐问其所苦,或论说未尽,患者已一一详告,却以彼所说,校吾所诊,或同或异,而折衷之。如此,则彼我之间,交相符契,必收全功。(汪石山。)

    按医者当问之事甚多,必须诊得脉真,然后从脉上理路问去,方得就绪,若海概问之,庸有当乎,无怪令人相轻也。《内经》曰∶明知逆顺,正行无问。又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是又有以问为戒者,盖病家所答,往往根据违影响,未可尽信也。若不能明知与谨熟也,而徒以不问为高,虽告之而反厌弃焉,忽视人命,其罪又当何如耶。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