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雾化吸入疗法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由于此种方法为局部用药,奏效快,经物用量小,副作用少,被临床广泛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物分散成较小的雾滴或颗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进入呼吸道和肺,起到清洁、湿化气道以及局部消炎、祛痰等治疗作用。
(一)适应症
1.呼吸道干燥发炎,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气道不畅的病人。
2.
3.对粉尘或动物蛋白过敏,理化刺激引起的支痉挛和喘息病人。
(二)雾化类型及使用方法
1.喷射式雾化器:借助高速流过毛细管孔并在管口产生负压,使液体由邻近由邻近另一管道吸出,液体冲出前方阻挡口被撞击成雾滴。一般气体的压力需3~5kg,用氧气做气源时氧流量8升/分,这种雾化器最常用。
2.喷粉器:病人口含喷粉器的一端行深吸气,带动风扇样装置,将药粉喷出吸入,如吸入色甘酸二钠等。
雾化器的类型还有手压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等,如有条件应参照说明书来使用。
(三)雾化药物
(四)注意事项
1.药物的雾滴进入支气管后,可引起支气管痉挛,一旦发生可给支气管扩张剂。
2.雾化吸入后,气道内分泌物膨胀,使原来部分阻塞的支气管有时完全阻塞,不能咳出者,应拍背,吸痰进行清理。
3.雾化吸入用于呼吸道感染时,要求无菌操作(洗手,戴无菌手套,认真细致操作等),定期消毒雾化器,防止继发呼吸道感染。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雾化吸入疗法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由于此种方法为局部用药,奏效快,经物用量小,副作用少,被临床广泛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物分散成较小的雾滴或颗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进入呼吸道和肺,起到清洁、湿化气道以及局部消炎、祛痰等治疗作用。
(一)适应症
1.呼吸道干燥发炎,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气道不畅的病人。
2.
3.对粉尘或动物蛋白过敏,理化刺激引起的支痉挛和喘息病人。
(二)雾化类型及使用方法
1.喷射式雾化器:借助高速流过毛细管孔并在管口产生负压,使液体由邻近由邻近另一管道吸出,液体冲出前方阻挡口被撞击成雾滴。一般气体的压力需3~5kg,用氧气做气源时氧流量8升/分,这种雾化器最常用。
2.喷粉器:病人口含喷粉器的一端行深吸气,带动风扇样装置,将药粉喷出吸入,如吸入色甘酸二钠等。
雾化器的类型还有手压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等,如有条件应参照说明书来使用。
(三)雾化药物
药物用法及用量化痰祛痰3%盐水10ml,10~15分钟/次痰易净10%~20%溶液喷雾,1~3ml/次,2~3次/日支气管舒张药异丙肾上腺素0.25%气雾吸入,每次吸入1~2下,2~4次/日异丙阿托品0.25%气雾吸入,3~6次/日舒喘灵0.1~0.2mg(即喷1~2次),必要时1次/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8次)非特异性抗炎药及抗过敏雾化剂色甘酸二钠特制吸入器吸放,20mg/次,3~4次/日倍氯松吸入100~200μg/次,2~3次/日除泡沫剂1%二甲基硅油间断雾化、喷吸15ml~45ml/次抗菌药羧苄青雾毒气雾吸放,0.5~1g溶于3~5ml水中(四)注意事项
1.药物的雾滴进入支气管后,可引起支气管痉挛,一旦发生可给支气管扩张剂。
2.雾化吸入后,气道内分泌物膨胀,使原来部分阻塞的支气管有时完全阻塞,不能咳出者,应拍背,吸痰进行清理。
3.雾化吸入用于呼吸道感染时,要求无菌操作(洗手,戴无菌手套,认真细致操作等),定期消毒雾化器,防止继发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