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尤海燕老师主讲,国讯医药网络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而成。 整个课程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共四章;后篇主要讲述各种饮食的临床应用,分为十二章。
查古籍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尤海燕老师主讲,国讯医药网络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而成。 整个课程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共四章;后篇主要讲述各种饮食的临床应用,分为十二章。
叶天士曰∶夏季秋热,小儿泄泻,或初愈未愈,满口皆生疳蚀,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里湿盛生热,热气蒸灼,津液不升,湿热偏伤气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渗。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轻扬渗利也。
吴孚先治一小儿,咽喉忽肿胀,痛甚。米饮汤水不下,危甚。吴曰∶此名锁喉风。以银针刺少商、然谷二穴出血,其喉即宽。与之茶,即下咽无苦,饮食遂进。
一小儿不时舌出,以清凉药治之不愈。吴曰∶此名弄舌,与吐舌不同。薛新甫曰∶吐舌者,脾经实热,而舌长出也;弄舌者,脾经虚热,时舒时敛也。照新甫成方,用异功散加钩藤而愈。(四君子加陈皮谓之异功。)
巢氏云∶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必于颐间也,此由脾冷涎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胃虚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出于颐也,张氏温脾丹主之。一法百药煎含咽,其涎自不出,亦截法也。黄散亦治此症,温脾散亦可。(《东垣十书》。)
万密斋外孙,满口生疮,咽喉唇舌皆是。为制方∶用柏连一钱,朱砂、白矾五分,鼠妇焙干三分,共研细,敷之立效。乃奇方也。
一儿患口舌生疮,所搽所服,皆芩、连、知、柏之类,无效。曰∶心热所致,苦入心,反助其热,宜无效。乃作洗心散与之,一服而安。大黄、麻黄、白术、当归、白芍、荆芥、薄荷、甘草等分,水煎服,更用柏连散搽之。(仍用苦矣。)
一儿舌上生疮,口唇破裂,吮乳不得,日夜啼哭,求治。用洗心散,入竹叶煎服,以解其里热,外用柏连散搽之效。
蒋仲芳治一小儿,初患舌碎,既而遍身发热。或谓伤风停食,与发散消导。曰∶无益也。服后果热愈,而汤水难入。乃以黄连五钱,(疑是分。)煎汤徐徐与之,终剂而愈。问故。曰∶若先身热而后舌碎,则因风食发热所致。今先舌碎,知其心火亢甚,加之身热,是内热极而火外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