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气虚血滞,气虚不溃。)
一小儿足伤作痛,肉色不变,伤在骨也。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间用健胃生气血之剂,数日后服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一小儿臂骨出HT 接入,肿痛发热,服流气等药益甚,饮食少思。以葱熨之,其痛即止。以六君、黄、柴胡、桔梗、续断、骨碎补治之,饮食进而痛肿消。又用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治之,气血和而热退愈矣。
戴给事坠马,腿肿痛而色黯,食少倦怠,此元气虚弱,不能运散瘀血而然耳。遂用补中益气,去升麻、柴胡,加木瓜、茯苓、白芍、白术,治之而愈。
少宗伯刘五清, 伤一块,微痛少食,用六君子汤,倍加当归、黄 ,其痛渐止。月余,瘀血内痼而不溃,彼以为痊,此阳气虚极,须用调补。不从,至来春,头晕,痰涎壅塞。服清气化痰,病势愈盛,脉洪大而微细。(此或轻取重取之分。)欲以参、 、归、术、附子之类补之。不信,至秋初旬,因怒昏溃而厥。(雄按∶瘀之内痼,未始非初治失佐流通之品所致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附气虚血滞,气虚不溃。)
一小儿足伤作痛,肉色不变,伤在骨也。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间用健胃生气血之剂,数日后服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一小儿臂骨出HT 接入,肿痛发热,服流气等药益甚,饮食少思。以葱熨之,其痛即止。以六君、黄、柴胡、桔梗、续断、骨碎补治之,饮食进而痛肿消。又用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治之,气血和而热退愈矣。
戴给事坠马,腿肿痛而色黯,食少倦怠,此元气虚弱,不能运散瘀血而然耳。遂用补中益气,去升麻、柴胡,加木瓜、茯苓、白芍、白术,治之而愈。
少宗伯刘五清, 伤一块,微痛少食,用六君子汤,倍加当归、黄 ,其痛渐止。月余,瘀血内痼而不溃,彼以为痊,此阳气虚极,须用调补。不从,至来春,头晕,痰涎壅塞。服清气化痰,病势愈盛,脉洪大而微细。(此或轻取重取之分。)欲以参、 、归、术、附子之类补之。不信,至秋初旬,因怒昏溃而厥。(雄按∶瘀之内痼,未始非初治失佐流通之品所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