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也是山人医案》 痿

    作者: 未知

    毛(六二)足跗软.面乏华色.宗经旨肺热叶焦.则生痿 之义.

    霜桑叶(一钱) 甜杏仁(三钱) 地骨皮(一钱五分) 玉竹(二钱) 苦百合(五钱) 麦冬(三钱) 大沙参(一钱五分)

    汤(三二)痿 .左足偏枯.步履皆废.两脉涩弱.背脊喜捶.此属肾虚.失于收纳.藏聚少司.病根在下.当与虎潜意.

    全当归(一钱五分) 金狗脊(三钱) 茯苓(三钱) 虎胫骨(三钱) 川断(二钱) 萆 (三钱) 淡苁蓉(三钱)

    许(三六)痿 足不任身.拟治痿取阳明之义.

    制茅术(二钱) 生杜仲(二钱) 萆 (二钱) 川黄柏(一钱) 淡苁蓉(二钱) 茯苓(三钱) 牛膝(三钱)

    王 二气交衰.拟温里托邪.

    嫩毛鹿角(三钱) 枸杞子(三钱) 西党参(二钱) 当归身(三钱) 新会皮(一钱) 炙草(五分) 淡苁蓉(三钱) 远志(八分) 酸枣仁(炒焦研,三钱) 原熟地(四钱) 大白芍(二钱) 抱木茯神(二钱)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
  • 作者:
    张锡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