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淋汤
赤茯苓(三钱) 白芍 山栀子(各二钱) 当归(一钱) 细甘草(一钱四分)
加灯芯十四寸,水煎服。解见《时方歌括》。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治小便点滴不通,及治冲脉上逆、喘呃等证。
黄柏 知母(各一两) 肉桂(一钱)
共研末,水泛为丸,桐子大,阴干。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补中益气汤治一切气虚下陷。
方见《中风》。
萆 厘清饮治白浊。
川萆 (四钱) 益智仁 乌药(各一钱半) 石菖蒲(一钱)
一本加甘草梢一钱五分,茯苓二钱。水二杯,煎八分,入盐一捻服,一日两服。
四君子汤
方见《时方歌括》。
歌曰∶白浊多因心气虚,不应只作肾虚医。四君子汤加远志,一服之间见效奇。
龙胆泻肝汤治胁痛,口苦,耳聋,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
龙胆草(三分) 黄芩 栀子 泽泻(各一钱) 木通 车前子(各五分) 当归 甘草 生地(各三分) 柴胡(一钱)
水一杯半,煎八分服。
五倍子丸治遗精固脱之方。
五倍子(青盐煮干,焙) 茯苓(各二两)
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盐汤下,日两服。
妙香散
怀山药(二两) 茯苓 茯神 龙骨 远志 人参(各一两) 桔梗(五钱) 木香(三钱) 甘草(一两)麝香(一钱) 朱砂(二钱)
共为末。每服三钱,莲子汤调下。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五淋汤
赤茯苓(三钱) 白芍 山栀子(各二钱) 当归(一钱) 细甘草(一钱四分)
加灯芯十四寸,水煎服。解见《时方歌括》。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治小便点滴不通,及治冲脉上逆、喘呃等证。
黄柏 知母(各一两) 肉桂(一钱)
共研末,水泛为丸,桐子大,阴干。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补中益气汤治一切气虚下陷。
方见《中风》。
萆 厘清饮治白浊。
川萆 (四钱) 益智仁 乌药(各一钱半) 石菖蒲(一钱)
一本加甘草梢一钱五分,茯苓二钱。水二杯,煎八分,入盐一捻服,一日两服。
四君子汤
方见《时方歌括》。
歌曰∶白浊多因心气虚,不应只作肾虚医。四君子汤加远志,一服之间见效奇。
龙胆泻肝汤治胁痛,口苦,耳聋,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
龙胆草(三分) 黄芩 栀子 泽泻(各一钱) 木通 车前子(各五分) 当归 甘草 生地(各三分) 柴胡(一钱)
水一杯半,煎八分服。
五倍子丸治遗精固脱之方。
五倍子(青盐煮干,焙) 茯苓(各二两)
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盐汤下,日两服。
妙香散
怀山药(二两) 茯苓 茯神 龙骨 远志 人参(各一两) 桔梗(五钱) 木香(三钱) 甘草(一两)麝香(一钱) 朱砂(二钱)
共为末。每服三钱,莲子汤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