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补体系统中各成分的理化性状概括列于表3-2。由表见,补体成分大多是β球蛋白,少数几种属a或γ球蛋白,分子量在25~390KD之间。在血清中的含量以C3为最高,达1300μg/ml,其次为C4、S蛋白和H因子,各约为C3含量的1/3;其他成分的含量仅为C3的1/10或更低。
补体成分的产生部位如表3-3所示,其中C7的产生部位尚不清楚。
表3-2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理化性状
补体成分分子量(KD)电泳区带肽链数目血清含量裂解片段Clq390γ21870Clr95β135Cls85α135C2117β1130C2a,C2bC3(A因子)190β121300C3a,C3bC3c,C3dC4180β23430C4a,C4b C4c,C4dC5190β1275C5a,C5bC6128β2160C7120β2155C8163γ1355C979α1200B因子(C3PA)95β1240Ba,BbD因子(C3PA酶原)25α12P因子(备解素)220γ2425C1INH105α1180C4bp11006~8250I因子(C3bINA)93β250H因子(β1H)150β1400S蛋白80α1500
表3-3 补体系统各成分产生部位
补体成分产生部位C1小肠上皮细胞、脾、巨噬细胞C2巨噬细胞C3巨噬细胞、肝C4巨噬细胞、肝C5巨噬细胞C6肝C7?C8肝C9肝B因子巨噬细胞、肝D因子巨噬细胞、血小板P因子巨噬细胞I因子巨噬细胞H因子巨噬细胞、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