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免疫细胞本身可以产生和释放内分泌激素,也可以通过它们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及全身各器官系统。
(一)免疫细胞产生的内分泌激素
1980年Blalocd等证明人白细胞干扰素中有ACTH和r-内啡肽的活性片段。他们用胃蛋白酶消化人白细胞干扰素,可得到具有ACTH活性的小分子片段。经受体分析也证明,人IFN-α能与与3H双氢吗啡竞争受体,且比吗啡强300倍以上。他们用抗ACTH和r-内啡肽的荧光抗体染色,发现人外周血淋巴几乎100%呈现阳性。这些结果说明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某些内分泌激素。此外,Zurawski在小鼠T辅助细胞株中找到啡肽前体的mRNA(preproenkephalin mRNA)在cDNA文中可达0.4%。以ConA)刺激T辅助细胞后清液中可以测到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这一发现从基因表达证明小鼠TH细胞可以合成和释放脑啡肽。目前已发现免疫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达10余种(表14-3)。
表14-3 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肽
(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除对自身活动进行调节外,还可作用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全身系统的功能活动,其中报导较多的有IL-1、IL-2及干扰素等。
IL-1可刺激下丘脑使体温升高,故又称为内源性致热原。神经系统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可产生IL-1,在神经细胞发育和修复中发挥作用。IL-1还可引起慢波睡眠,在外周,它可抑制食欲。机体在对抗原刺激发生反应高峰阶段,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加而出现抑制免疫的作用。这可能由于IL-1作用于垂体,通过ACTH促使肾上腺皮质激水平升高引起的。
图14-5 由于IL-1和淋巴因子产生使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而产生免疫抑制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免疫细胞本身可以产生和释放内分泌激素,也可以通过它们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及全身各器官系统。
(一)免疫细胞产生的内分泌激素
1980年Blalocd等证明人白细胞干扰素中有ACTH和r-内啡肽的活性片段。他们用胃蛋白酶消化人白细胞干扰素,可得到具有ACTH活性的小分子片段。经受体分析也证明,人IFN-α能与与3H双氢吗啡竞争受体,且比吗啡强300倍以上。他们用抗ACTH和r-内啡肽的荧光抗体染色,发现人外周血淋巴几乎100%呈现阳性。这些结果说明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某些内分泌激素。此外,Zurawski在小鼠T辅助细胞株中找到啡肽前体的mRNA(preproenkephalin mRNA)在cDNA文中可达0.4%。以ConA)刺激T辅助细胞后清液中可以测到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这一发现从基因表达证明小鼠TH细胞可以合成和释放脑啡肽。目前已发现免疫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达10余种(表14-3)。
表14-3 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肽
名称产生细胞名称产生细胞ACTH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性生长抑制素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内啡肽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脑啡肽辅助性T细胞生长激素淋巴细胞精氨酸升压素(AVP)胸腺上皮细胞生乳素淋巴细胞催产素胸腺上皮细胞绒毛膜促性腺素T细胞神经垂体激素运载蛋白血管活性肠肽(VIP)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多形核白细胞TSH胸腺上皮细胞、T细胞(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除对自身活动进行调节外,还可作用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全身系统的功能活动,其中报导较多的有IL-1、IL-2及干扰素等。
IL-1可刺激下丘脑使体温升高,故又称为内源性致热原。神经系统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可产生IL-1,在神经细胞发育和修复中发挥作用。IL-1还可引起慢波睡眠,在外周,它可抑制食欲。机体在对抗原刺激发生反应高峰阶段,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加而出现抑制免疫的作用。这可能由于IL-1作用于垂体,通过ACTH促使肾上腺皮质激水平升高引起的。
图14-5 由于IL-1和淋巴因子产生使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而产生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