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免疫学》 四、AIDS的治疗

    HIV感染所致的CD4+细胞的死亡和免疫功能的衰竭是不可逆的和致死性的。

    虽现有针对IFV感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许多药物,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一个高效、低毒、安全的药物问世,现有的药物大多处于实验研究或临床试用阶段(表17-4)。美国已批准临床应用的药物有三个,即叠氮胸苷(3’-azidothymidine,AZT)、二脱氧肌苷(2’,3'-dideoxyinosine,ddI)和二脱氧胞苷(2’,3’-dideoxycytidine,ddC),均逆转录酶抑制剂。1985年AZT开始临床试用,能延长生存期,但不能完全抑制病情且毒性大。其原因在于:HIV基因组序列的突变,在HIV复制部们药物浓度不足以及耐药株的产生。联合用药是今后的方向。

    表17-4 已应用和(或)研制中的抗HIV治疗制剂

    类型代表性制剂主要作用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dI,ddC,d4T,3TC,FLT,PMEA等抑制逆转录酶,作用于HIV整合前阶段蛋白酶抑制剂肽底物类似物作用于HIV复制的整合后阶段阻断HIV在急、慢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Tat抑制剂R05-3335,R024-7429阻断HIV在急、慢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HIV进入阻断剂sCD4,CD4lgG,CD4-PE40阻止gp120与CD4结合,阻止合胞体形成抗病毒核酸制剂反意聚合苷酸RNA类似物等针对HIV编码的核酸抗已感染的细胞天花粉蛋白
    抗病毒抗体(ADCC)
    rCD4毒素
    抗gp120毒素
    CD8+细胞这些制剂以不同机制发挥作用免疫重建HIV治疗性疫苗
    将env基因引入患者纤维母细胞并回输
    表达env的载体
    抗TNF制剂
    IFN-α
    CD8+MHC1类限制性CTL
    IL-2或PEG-IL-2同基因骨髓移植这些制剂以不同机制发挥作用

    目前虽已有作用于HIV复制的不同阶段和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但最后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使用这些药物,而且还取决于疾病基本过程和HIV表型改变规律的了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