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凡人有病,需治在医,医者,人之司命也。既司人命,必知人身有形之经,又当知人身无形之气;辨有形之有余不足,察无形之离合逆从。有形者,脏腑经络之定位;无形者,阴阳运气之转输。脏腑经脉有病,而阴阳运气,转旋输布不失其常,虽病可愈;若有形既病,而无形亦逆,便不治矣。盖医不能生人也,不杀人,便为良医矣。所痛惜者,有形无形,全不之知,离合逆从,并未曾晓,见病即治,知其外,不知其内,究其末,不究其原,妄曰医者意也,以妄为意,以妄为医,是居盲 而云察秋毫也,岂其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