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善悲

    作者: 楼英

    悲属肺。经云∶在脏为肺,在志为悲。又云∶精气并于肺则悲是也。

    〔仲〕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上三味,水六升,煮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本》〕乡里有一妇人,数次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请祷备至,终不应。予忽忆《金匮》有一证。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数欠伸者,宜甘麦大枣汤。予急令治药,尽剂而愈。古人识病制方,种种绝妙如此。

    运气 悲皆属寒水攻心。经云∶火不及曰伏明,伏明之纪,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又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喜悲数欠。又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喜悲时眩仆。又云∶太阳之复,甚则入心,善忘善悲,治以诸热是也。

    针灸 悲有二∶

    其一取心。经云∶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输也。

    其二取厥阴。经云∶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 中。厥阴为阖,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虚实寒热陷下而取之也。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
  • 作者:
    张锡纯
  • 作者:
    未知
  • 作者:
    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