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查古籍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
〔丹〕便浊大概皆是湿痰流注,宜燥中宫之湿,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燥去其湿。肥白人必多湿痰,以二陈去其湿热。胃弱者,兼用人参,以柴胡、升麻升其胃中之气。胃中浊气下流,必用二陈加苍术、白术、柴胡、升麻。一妇人年近六十,形肥,奉养膏粱,饮食肥美,中焦不清,积为湿气,流入膀胱,下注白浊,白浊即湿痰也,用二陈去痰,苍术、白术去湿补胃,加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气。服四帖后,浊减大半,却觉胸满,因柴胡、升麻升动胃气,痰阻满闷而然。间用二陈汤加炒曲、白术、香附以泄其满。若素无痰者,虽升动胃气,不满也,兼用青黛、樗皮、蛤粉、炒黄柏、炒干姜、滑石为末,炒神曲糊丸服之。凡便浊服药,必兼服加减珠粉丸
蛤粉 青黛(此二味,主胃中浊气下流,降入膀胱) 樗皮末(大燥湿热) 滑石 黄柏 干姜(炒褐色,味苦敛肺气下降,使阴血生。干姜,盐制)
上为末,炒神曲为丸。
又方
黄柏(炒焦) 黄柏(生) 蛤粉(各一两) 神曲(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服。
白浊者,湿热伤气,久下不止,此系火不守也。知母、黄柏、炒附子各等分,水丸服。
赤浊者,湿热伤血,于二陈汤中加白芍药,仍用炒柏、蛤粉、椿皮、滑石、青黛,以神曲为丸。一方加干姜,炮褐色,固而不走。
□
〔罗〕白淫诸症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奈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夫肾脏天一,以悭为事,志意内治,则精全而涩。若思想外淫,房室太甚,则固有淫 不守,辄随溲溺而下也,然本于筋痿者,以宗筋弛纵也。
内补鹿茸丸治劳伤思想,阴阳气虚,益精,止白淫。
鹿茸(酥炙) 菟丝子(酒浸) 蒺藜(炒) 白蒺藜 肉苁蓉 紫菀 蛇床子(酒浸) 黄 桑螵蛸阳起石 附子(炮) 官桂(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茯苓丸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其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菟丝子(酒浸,五两) 石莲(去壳,三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
金箔丸治下焦虚,小便白淫,夜多异梦遗泄。
蚕蛾 破故纸(炒) 韭子(炒) 牛膝(酒浸) 肉苁蓉 龙骨 山茱萸 桑螵蛸 菟丝子(酒浸。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空心下。
王瓜散治小便自利如泔色,此肾虚也。
王瓜根 桂心(各一两) 白石脂 菟丝子(酒浸) 牡蛎(盐泥烧赤,候冷去泥。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大麦粥汤调下,日三服,食前。
□
〔杨氏〕萆 厘清饮治白浊凝面如油,光彩不定,凝脚如糊。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盐一捻,煎七分,食前温服。一方加茯苓、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