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摘》〕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合谷(五分,候遍身汗出即出针,此穴发汗大妙) 复溜(泻。)
〔云〕又法∶手阳明商丘、合谷,手太阳腕骨、阳谷、足少阳侠溪,足阳明厉兑,手厥阴劳宫,皆随经辨脉刺之。又,十二经荥皆可刺。
〔《摘》〕伤寒发汗不出∶风池 侠溪 鱼际(散脉中二分,留三呼) 经渠(二分) 内庭(应时出汗)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
〔《摘》〕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合谷(五分,候遍身汗出即出针,此穴发汗大妙) 复溜(泻。)
□
〔云〕又法∶手阳明商丘、合谷,手太阳腕骨、阳谷、足少阳侠溪,足阳明厉兑,手厥阴劳宫,皆随经辨脉刺之。又,十二经荥皆可刺。
□
〔《摘》〕伤寒发汗不出∶风池 侠溪 鱼际(散脉中二分,留三呼) 经渠(二分) 内庭(应时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