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汤〕《巢氏病源》鹅口候者,小儿初生,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口,故曰鹅口。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熏发于口也。治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黄丹 出火气,掺于舌上。(葛氏方。)如用前法,其舌上白屑不脱,可煮栗 汁令浓,以绵缠指头拭之。若春夏无栗 子,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
小儿初出腹,有连舌,下有膜如石榴子者,中隔连其舌下,后令儿言语不发,舌不转也。可以爪甲摘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烧发灰敷之,即止。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
〔汤〕《巢氏病源》鹅口候者,小儿初生,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口,故曰鹅口。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熏发于口也。治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黄丹 出火气,掺于舌上。(葛氏方。)如用前法,其舌上白屑不脱,可煮栗 汁令浓,以绵缠指头拭之。若春夏无栗 子,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
小儿初出腹,有连舌,下有膜如石榴子者,中隔连其舌下,后令儿言语不发,舌不转也。可以爪甲摘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烧发灰敷之,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