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上面介绍了已知总体均数时的显着性检验方法,但有时我们并不知道总体均数,且医学数据资料中更为常见的是成对资料,若一批某病病人治疗前有某项测定记录,治疗后再次测定以观察疗效,这样,观察n例就有n对数据,这即是成对资料(也可对动物做成病理模型进行治疗实验以收集类似的成对资料);如果有两种处理要比较,将每一份标本分成两份各接受一种处理,这样观察到的一批数据也是成对资料,医学科研中有时无法对同一批对象进行前后或对应观察,而只得将病人(或实验动物)配成对子,尽量使同对中的两者在性别、年龄或其它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极为相似,然后分别给以一种不同的处理后观察反应,这样获得的许多对不可拆散的数据同样是成对资料。由于成对资料可控制个体差异使之较小,故检验效率是较高的。
关于成对资料,每对数据始终相联这是它的特点,我们可以先初步观察每对数据的差别情况,进一步算出平均相差作为样本均数,再与假设的总体均数比较看相差是否显著,下面举实例说明检验过程。
表 7.1 豚鼠注入上腺素前后每分钟灌流滴数
例7.2 为了验证肾上腺素有无降低呼吸道阻力的作用,以豚鼠12只,进行支气管灌流实验,在注入定量肾上腺素前后,测定每分钟灌流滴数,结果见表7.1,问用药后灌流速度有无显著增加?
(1)假设用药前后灌流滴数相同,则相差的总体均数μ为0;即H:μ=μ;H1:μ≠μ。
(2)令显著性水准α=0.05,由本例ν=12-1=11查得临界值t0.05,11=2.201。
(3)求样本统计量平均相差数d、差数的标准差Sd、标准误Sd及检验统计量t值。
(4)下结论。今∣t∣t0.05,11,p μ
(2)令α=0.05,得t0.05,7=1.895(单侧)
(3)用差数求统计量
(4)结论∣t∣=2.264>t0.05,7=1.895,P
上面介绍了已知总体均数时的显着性检验方法,但有时我们并不知道总体均数,且医学数据资料中更为常见的是成对资料,若一批某病病人治疗前有某项测定记录,治疗后再次测定以观察疗效,这样,观察n例就有n对数据,这即是成对资料(也可对动物做成病理模型进行治疗实验以收集类似的成对资料);如果有两种处理要比较,将每一份标本分成两份各接受一种处理,这样观察到的一批数据也是成对资料,医学科研中有时无法对同一批对象进行前后或对应观察,而只得将病人(或实验动物)配成对子,尽量使同对中的两者在性别、年龄或其它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极为相似,然后分别给以一种不同的处理后观察反应,这样获得的许多对不可拆散的数据同样是成对资料。由于成对资料可控制个体差异使之较小,故检验效率是较高的。
关于成对资料,每对数据始终相联这是它的特点,我们可以先初步观察每对数据的差别情况,进一步算出平均相差作为样本均数,再与假设的总体均数比较看相差是否显著,下面举实例说明检验过程。
表 7.1 豚鼠注入上腺素前后每分钟灌流滴数
豚鼠号每分钟灌流滴数用药前用药后增加数d1304616238501234852444852456058-26466418726563085854-494654810485810114436-81246548总 计——96例7.2 为了验证肾上腺素有无降低呼吸道阻力的作用,以豚鼠12只,进行支气管灌流实验,在注入定量肾上腺素前后,测定每分钟灌流滴数,结果见表7.1,问用药后灌流速度有无显著增加?
(1)假设用药前后灌流滴数相同,则相差的总体均数μ为0;即H:μ=μ;H1:μ≠μ。
(2)令显著性水准α=0.05,由本例ν=12-1=11查得临界值t0.05,11=2.201。
(3)求样本统计量平均相差数d、差数的标准差Sd、标准误Sd及检验统计量t值。
(4)下结论。今∣t∣t0.05,11,p μ
(2)令α=0.05,得t0.05,7=1.895(单侧)
(3)用差数求统计量
(4)结论∣t∣=2.264>t0.05,7=1.89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