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木贼

    作者: 张宗祥

    主治发汗解肌。退目翳消积块。妇人月经不断。此为眼疾要药。急喉痹塞。可用牛烧存性。冷水服一钱。血出即安。木贼散。木贼香附各一两。朴硝半两。研末。每服三钱。

    色黑者酒一盏煎。赤者水一盏煎。和滓日二服。治妇人血崩气痛不可忍。远年近日不瘥者。

    脐下痛者。加乳香没药当归各一钱同煮。忌生冷硬物荤腥。

    地黄(分鲜生地。小生地。大生地。干地黄。熟地黄数种)鲜生地主治凉血。解热鼻衄。

    吐血。咽喉解热之劳七伤瓦锅上蒸透晾干。如此九遍。收贮备用。主治养血滋阴五劳七伤。琼玉膏。生地黄十六斤取汁煮三日夜。换蜡纸重封。浸井底一夜取起。再煎一伏时。以白汤或酒点服一匙。或加天门冬麦门冬枸杞末各一斤。治痈疽劳瘵咳嗽吐血等症。久服齿落更生。生干地黄丸。生地当归(防风酸枣仁(微炒)赤茯苓黄川芎羚羊角羌活甘草(炙微赤)桂心各等分。捣烂蜜丸绿大。

    每服十丸。食前温酒下。治小儿十岁不行。量儿大小加减。又方。生地黄郁李仁(去炒)各五钱。牛膝防风桂心海桐肉羌活白茯苓薏仁各二钱五分。研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乳前温酒下。治疳劳。量儿大小加减。

    熟地黄丸。熟地一两。柴胡八钱。当归(酒洗)黄芩(酒炒)各五钱。生地(酒浸焙)七钱五分。五味子天门冬(去心焙)地骨皮黄连(酒炒)各三钱。人参枳壳(炒)炙草各二钱。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后茶汤下。日二三次。治血弱阴虚不能养心。心火旺盛。肝木自实。

    瞳子散大。咳嗽眩晕。亡血过多而有热者。亦甚相宜。又方。熟地金石斛菟丝子防风茺蔚子车前子黄覆盆子肉苁蓉地肤子磁石()各一两。兔肝一具。(炙干)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四钱。空腹盐汤下。补肝肾。养阴清肺汤。大生地一两。麦冬六钱。白芍(炒)贝母丹皮各四钱。薄荷一钱五分。玄参八钱。生草一钱。胸胀加神曲山楂各二钱。便结加玄明粉清宁丸各二钱。热加银花四钱。连翘二钱。肿甚加石膏()四钱。水煎服。治白喉神效。又方。大熟地一两。白芍三钱。当归五钱。川芎二钱。白术五钱。黑芥穗三钱。山茱萸三钱。甘草一钱。续断一钱。水煎服十剂。治妇女经水不止。服后再加人参三钱。服十剂全愈。按地黄向有生凉熟温之论。其实此物天然含有铁质。大补血分。熟者或蒸晒不善。铁化为锈。面呈黄色。

    反碍脾胃。向以砂仁末拌制。即恐其损胃故也。凡用此药。非胃界无病。或病极危险而阴寒者。否则可专用干地生地。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