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黑大豆

    作者: 张宗祥

    主治逐水胀。散五脏结积除痹去肿。调中下气。制金石毒。解石砒石甘遂附子射豆芜青斑蝥百药之毒。炒豆紫汤。黑豆五升。清酒一斗。炒令烟绝。投酒中。待酒紫豆。随量。可日夜三盏。能破血去风。除气防热。产后两日服之尤宜。中风口噤。加鸡屎白二升和炒投酒中。又方。黑豆一升熬去腥气。勿使太熟杵末蒸令气遍。取酒一升淋之。温服一升取汗。膏敷疮上。治破伤中风。黑豆汤。黑豆三合。淡竹叶三十片。甘草三治误服毒药毒食。妇人胎动。

    大豆黄卷(黑大豆水浸生芽至五寸。干之。名黄卷。)主治胃中积滞。积热。水病胀满湿痹酒调下。日三服。治周痹邪在血脉之中。水痹不痛。上下周身。是名周痹。又方。大豆黄(醋炒)大黄(炒)等分研末。葱橘皮汤下二钱。以利为度。治水病肿满喘急。大小便涩。

    赤小豆主治下水。散血行风。排痈肿脓血。祛热毒。除烦满健脾胃。消水肿。赤小豆散豆三合。(炒干纳醋中七次)升麻薏仁黄(锉)各七钱五分。人参白蔹瞿麦穗当归(锉)黄芩猪苓青防风炙草各五钱。研末。每服三钱匕。空腹粥汤下。日二夜一次治干湿疥。又方。赤小豆(炒熟)生地黄各一两。赤芍白蔹桂心各五钱。当归(微炒)黄芩各七钱五分。研末。

    每服二钱。食前槐子煎汤下。治酒痔。又方。赤小豆一斗。(略焙)磨细。黄蜜或葱汁好醋酒菊花根叶捣汁调敷。留头。初起立消。已成立渍。治一切无名肿毒。又方。赤小豆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并椎碎同水煮烂去药空腹食豆。旋旋啜汁令尽。治水气肿胀。

    凡水肿从脚起者。可用赤小豆一斗。煎极烂。取汁五升。温溃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

    勿食杂物。亦愈。赤豆当归散。赤小豆三升。水浸芽出曝干。当归三两研末。

    匕。日三服。治狐惑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七八日目四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刘松峰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