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白花蛇

    作者: 张宗祥

    主治。祛风。通关节。中风。麻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诸风。大风。浮风。肺风。暴风。瘙痒。破伤风。小儿风热。急慢惊风。搐搦。疗瘰。瘾疹。

    癜风。癣疥。梅毒。白花蛇丸。白花蛇一条(去头尾生用。)乌梢蛇一条。(去头尾。不犯铁,石臼中捣碎末。)防风二两。荆芥穗(酒洗)一两五钱。金银花二两。川芎一两。枸杞子二两。

    黄芩黄连(酒炒)山栀子黄柏全蝎(醋浸一日)各一两。蝉蜕二两。漏芦八两。乌药何首乌(不犯铁)牛膝牛蒡子天花粉连翘白蒺藜威灵仙细辛金毛狗脊胡麻子(炒)蔓荆子各一两。槐花苦参生地各二两。除乌蛇外。余药捣粗末。同白花蛇捣和焙干。再为细末。合乌蛇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清茶下。日三次。治大风。恶疾。赤腐烂。如头面肿。加白芷一两。肌肉溃烂。加皂角刺一两。又方。白花蛇肉(酒炙)龟版(炙酥)穿山甲露蜂房(均炙)粉朱砂各一钱。研末。红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冷茶下。日三次。治梅毒。宜先服发散药。后服此药。再服土茯苓汤以调之。又方。白花蛇一条。(酒浸去皮骨炒)川芎天麻子羌活白附子(炒)当归蔓荆子独活威灵仙蝉蜕赤芍雷丸苍耳子枳壳萆雄黄石菖蒲甘草大枫子防风何首乌乌药白僵蚕牛膝苦参皂角各等分。研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治大麻风。白花蛇酒。白花蛇肉(酒洗浸透去骨刺)四两。羌活当归身天麻秦艽五加皮各二两。防风一两。锉碎。绢袋盛浸米酒五七斤。七日取服。仍以药滓晒干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治诸风顽痹。骨节疼痛。及中风口眼斜。恶疮癣癞。以诸药入曲酿酒。

    功同。忌见风。房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白花蛇散。白花蛇(酒浸去皮骨)天南星(炒)各一两。石膏荆芥各二两。地骨皮二钱五分。为末。每服一钱。茶调下。日三次。治头风脑痛。又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二两。犀角屑青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五钱。为末。

    每服二钱。加腻粉五分研匀。五更时糯米饮调下。巳时当利。下恶物。是乃疮根。十余日再服。治久漏瘰发于项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又方。白花蛇二两。晚蚕蛾二钱五分。

    白僵蚕(炒)乌犀角屑麻黄何首乌天南星(姜制)天麻白附子(炮)桂心萆(酒浸)白藓皮羌活蔓荆子防风各五钱。磁石(醋淬研末)一两。研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治紫癜风。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