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苍术 甘草(各二两) 粳米(六合)
共分四服。
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此方主之。
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湿为阴邪,故憎寒;温为阳邪,故壮热;温热入里,故口渴;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湿为阴,故脉沉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白虎考见伤寒门。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苍术 甘草(各二两) 粳米(六合)
共分四服。
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此方主之。
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湿为阴邪,故憎寒;温为阳邪,故壮热;温热入里,故口渴;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湿为阴,故脉沉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白虎考见伤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