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凡妇人经水不行,二三月内,腹中隐隐[眉批]知非氏曰:稳。微微频动者,乃有喜之征。设或无频动者,可用验胎法以验之。验胎方,归、芎各三钱,为末,艾汤吞,吞后腹频动,有胎定无疑。若是腹不动,脉息细详求。亦有四五月始动者。
妊娠产后诸疾约言
按妊娠已确,固说着重安胎。[眉批]知非氏曰:要。产后已毕,固说着重补养。此皆举世相传至要之语。予谓胎前产后,不必执此,当以认证去病为主。认证去病之要,外感仍按定六经提纲病情,内伤仍握定阴阳盈缩为准,如此方不见病治病了。到于胎前产后,一切病证,亦当留心。如《万氏女科》、《女科仙方》、《女科心法》、《汇参女科》、《济阴纲目》皆当熟玩,以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