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导痰汤
(见第四十一)
温胆汤
(见第二十)
茯苓甘草汤
治心下停水忪悸。
白茯苓(去皮)桂枝(各三钱)生姜(半两)甘草(二钱)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姜术汤
治停饮怔忡。
白姜(生)白术茯苓半夏曲(各一钱)辣桂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六分,不拘时服。
补中益气汤
(见第二十九)
四君子汤
(见第十六)
六君子汤
小建中汤
(见第六十九)
黄建中汤
(见第三十三)
四物汤
(见第二十一)
朱雀丸
(见第五十一)
当归补血汤
经验定心丹
(楫自制)茯神(去皮木,一两)远志(酒浸软去心,五钱)人参(去芦,八钱)沉香(黑重沉水者,三钱,不见火)龙骨(,七钱)怀生地(洗去土,一两半)当归身(酒洗,一两)白芍药(酒炒,八钱)丹参(去芦,一两)桂枝(去骨,三钱)甘草(炙,二钱)荷蕊(出水而未开者焙干,一个)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用上好水飞过,朱砂为衣。每服二钱,食远白汤下。午后勿服。此方验过多人矣。
炙甘草汤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导痰汤
(见第四十一)
温胆汤
(见第二十)
茯苓甘草汤
治心下停水忪悸。
白茯苓(去皮)桂枝(各三钱)生姜(半两)甘草(二钱)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姜术汤
治停饮怔忡。
白姜(生)白术茯苓半夏曲(各一钱)辣桂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六分,不拘时服。
补中益气汤
(见第二十九)
四君子汤
(见第十六)
六君子汤
(见第十六)
小建中汤
(见第六十九)
黄建中汤
(见第三十三)
四物汤
(见第二十一)
朱雀丸
(见第五十一)
当归补血汤
(见第十六)
经验定心丹
(楫自制)茯神(去皮木,一两)远志(酒浸软去心,五钱)人参(去芦,八钱)沉香(黑重沉水者,三钱,不见火)龙骨(,七钱)怀生地(洗去土,一两半)当归身(酒洗,一两)白芍药(酒炒,八钱)丹参(去芦,一两)桂枝(去骨,三钱)甘草(炙,二钱)荷蕊(出水而未开者焙干,一个)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用上好水飞过,朱砂为衣。每服二钱,食远白汤下。午后勿服。此方验过多人矣。
炙甘草汤
(见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