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木香 乌药 白豆蔻仁 檀香 砂仁(各一钱) 藿香(二钱一分) 苍术(一钱半)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
雄黄(油煎七日) 雌黄 朱砂(光莹者) 磁石 曾青(各一两) 金牙石(六钱) 上各研细,将二黄、朱砂醋浸三日,曾青用好酒于铜器中浸,纸封曝百日,急用七日亦得,如天阴用火焙干。六味同研匀,用沙合盛令药满得三分许,以此集合子大小,先以赤石脂末固缝,外用六一泥固济讫,须候透干,以睛明六合吉日合,别用泥作三个柱子,高五寸,令平稳如鼎足状,安合子。下置炭火三斤,逐旋添炭,常令及五斤,只在合底,不得过口, 五日为度。放冷水中浸合子,候泥透,剥去泥,将合子轻手取开。其药精英五色,尽在盖上,亦有三色者,纯白为上。研细,枣肉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丸,米饮服之。如口噤牙紧,斡前两齿灌下即苏。六一泥法∶矾石(黄泥裹,火烧一伏时,研细) 黄矾(远看如金丝色,精明其色本绿,以黄泥裹,火烧通赤如血,取出研细) 蚯蚓粪 咸土盐(各一两) 黄泥(一斤) 同为末,以纸一处,捣和成泥。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木香 乌药 白豆蔻仁 檀香 砂仁(各一钱) 藿香(二钱一分) 苍术(一钱半)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
雄黄(油煎七日) 雌黄 朱砂(光莹者) 磁石 曾青(各一两) 金牙石(六钱) 上各研细,将二黄、朱砂醋浸三日,曾青用好酒于铜器中浸,纸封曝百日,急用七日亦得,如天阴用火焙干。六味同研匀,用沙合盛令药满得三分许,以此集合子大小,先以赤石脂末固缝,外用六一泥固济讫,须候透干,以睛明六合吉日合,别用泥作三个柱子,高五寸,令平稳如鼎足状,安合子。下置炭火三斤,逐旋添炭,常令及五斤,只在合底,不得过口, 五日为度。放冷水中浸合子,候泥透,剥去泥,将合子轻手取开。其药精英五色,尽在盖上,亦有三色者,纯白为上。研细,枣肉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丸,米饮服之。如口噤牙紧,斡前两齿灌下即苏。六一泥法∶矾石(黄泥裹,火烧一伏时,研细) 黄矾(远看如金丝色,精明其色本绿,以黄泥裹,火烧通赤如血,取出研细) 蚯蚓粪 咸土盐(各一两) 黄泥(一斤) 同为末,以纸一处,捣和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