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述》 附∶肠鸣

    作者: 程杏轩

    《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宜枳实理中汤加木香;二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宜六君子汤加木香;三曰邪在大肠,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宜半夏泻心汤;四曰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宜平胃散加半夏、木香、茯苓;五曰少阴在泉,热淫所胜,民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宜葶苈木香散。

    ○《金匮》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腹逆满呕吐者,宜附子粳米汤。

    ○东垣云∶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中加智、半夏、生姜、大枣。

    ○丹溪云∶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乃火激动益其水也。二陈汤加芩、连、山栀;不应,用胃苓汤加减。(《赵氏医贯》)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