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 瘕。(《素问》)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二者皆以传化为事。今也小肠受热,移于大肠,则阴气虚而津液耗,津液既耗,不能滑利,故糟粕内结而为瘕聚。肠间菀结,大便秘涩是也。(《圣济总录》)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 瘕。(《素问》)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二者皆以传化为事。今也小肠受热,移于大肠,则阴气虚而津液耗,津液既耗,不能滑利,故糟粕内结而为瘕聚。肠间菀结,大便秘涩是也。(《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