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查古籍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或问∶临盆服药,有益无损否?曰∶安得无损?即以鼠兔二丸合回生丹言之,皆世俗临盆习用之药也。鼠兔例用香窜,产时百脉开解,气血既虚,服此益加耗散。儿出而香未消,其损多矣。更令毛窍开张,招风入内,祸不可言。回生丹以大黄、红花为君,其余亦多消导,血已亏而又破之,遗患无穷。又问∶然则总无可用之药乎?曰∶有。只须加味芎归汤、佛手散二方,用之不尽矣。盖产时全要血足,血一足,如舟之得水,何患不行?二方皆大用芎、归,使宿血顿去,新血骤生,且药味随地皆有,真正有益无损,世人求奇好怪,岂不可叹!(《达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