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述》 赤游风

    作者: 程杏轩

    小儿赤游风证,多由胎中毒热而成,或生后过于温暖,毒热蒸发于外,以至皮肤赤热而肿,色若丹涂,游走不定,行于遍身,故名曰赤游风。多发于头面四肢之间,若内归心腹,则死。治法当服犀角解毒饮;如不愈,继以蓝叶散。外用砭法,刺出毒血。毒甚者,敷以神功散;毒轻者,不用敷药。在百日内者,小儿忌砭血,以其肌肉难任也。须用猪肉贴法,或以赤小豆末、鸡子清调涂之,甚效。(《医宗金鉴》)

    附方

    一捻金 大黄、人参、黑丑、白丑、槟榔各等分。上为细末,每少许,蜜水调服。

    匀气散 陈皮、桔梗各一钱,炮姜、砂仁、炙甘草各五分,木香三分。共为细末,每五分,红枣汤调服。

    天竺黄散 治惊热、重舌、口疮、赤眼等证。天竺黄、郁金、甘草、牙硝各半两,朱砂一分,蝉蜕十四个,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每服半钱,蜜汤调下。

    葱乳汤 治初生不尿。葱白三、四寸,四破之,以乳汁半盏煎灌。

    豆豉膏 黑豆一勺,田螺十九个,葱一大把。右捣烂,芭蕉汁调,贴脐下。

    定命散 治初生口噤不乳。蝉蜕二十七枚,全蝎二十七个。上为细末,入轻粉少许,和研,乳汁调服一字。

    辰砂全蝎散 治初生口噤。辰砂半钱,全蝎二十个,硼砂、龙脑、麝香各一字。上为细末,乳母唾调,涂唇里龈上,或猪乳调少许,入口内。

    辰砂膏 辰砂三钱,硼砂、牙硝各一钱,元明粉二钱,珍珠一钱,麝香一字。上为细末,用浓油纸包封,自然成膏。每一豆许,薄荷汤下。月内婴儿,用乳汁调涂奶上,令吮下。

    急风散 蛇蜕皮、钩藤、蝎梢、朱砂各一分,麝香、牛黄各半钱。右味研为细末。每一字,取竹沥同乳汁调下。

    龙胆汤 治胎惊、脐风、撮口、壮热。龙胆草、钩藤、柴胡、黄芩、桔梗、赤芍、茯苓、甘草各五钱,蜣螂、大黄各一分。合研细末,枣汤调服少许。

    天麻丸 利惊下痰,吊肠、锁肚、撮口通用。天麻、白附子、牙硝、全蝎、五灵脂各一钱,南星二钱,轻粉五分,巴霜二钱半。糊丸,麻子大。每十丸,薄荷汤化下。

    朱银丸 治胎风,壮热痰盛,眼翻口噤,取下胎毒。朱砂、水银(蒸枣研泥)、全蝎、南星各一钱,白附子钱半,天浆子、芦荟、牛黄各五钱,铅霜五分,僵蚕十个,冰片一字,麝香少许。蜜丸。

    控痰散 蝎尾、铜青各半钱,朱砂一钱,腻粉一字,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每一字,腊茶调下。

    如圣散 铅粉、牛黄各一钱,朱砂、太阴元精各二钱半,龙脑五分。前四味研细,再入龙脑和匀。每用一字,糁儿口中。

    一字散 朱砂、硼砂各钱半,龙脑、朴硝各一字。上为细末,蜜调少许,鹅翎蘸刷口内。

    胡连丸 治热疳。胡黄连、黄连各五钱,朱砂、芦荟、麝香各二钱。前三味为末,填入猪胆内,线扎,悬挂铫中,水煮数沸,取出,研入芦荟、麝香,饭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饮下。

    当归连翘汤 当归、连翘、白芷各三钱,大黄、甘草各一钱。水煎,食后服。

    玉露饮 寒水石五钱,石膏六钱,生甘草一钱。上为细末,每三、五分及一钱,食后温汤调服。

    白芍汤 白芍一两半,泽泻七钱半,炙甘草二钱,上肉桂一钱半。上味 咀,每二钱,水煎,空心温服。

    外消散 治初生脐突。大黄、牡蛎各半两,朴硝二钱。前二味锉末,入朴硝同杵匀;取大田螺一枚,水半碗,活一宿;抄药末一钱,用螺水调涂肿处,即消。其螺放之,勿害。

    不惊丹 治因惊气逆作搐,常服疏风顺气,自不作惊。茯神五钱,蝎梢五十尾,南星、淡豉各五钱,枳壳一两,芜荑二钱。前五味为末,再同芜荑杵匀,醋煮,糯米粉糊丸,粟谷大。周岁每服三十丸,米汤下。

    琥珀抱龙丸 抱龙之义∶抱者,保也;龙者,肝也。肝应东方青龙,肝为母,心为子,母安则子安。心藏神,肝藏魂,神魂既定,惊从何生?其药性平,不僭不燥,祛风化痰,镇心解热,小儿惊痫诸证宜之。琥珀二钱,胆星一两六钱,僵蚕二钱,雄黄三钱,天竺黄五钱,辰砂、人参、茯苓各三钱,钩藤一两五钱,牛黄五分,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用甘草八两,熬膏为丸,每丸重五分,金箔为衣,外用黄蜡包之。

    木通散 治小儿膈热腑闭,诸疮丹毒,母子同服。木通、煨大黄、生甘草、赤茯苓各一钱,羌活、山栀子各二钱。上锉碎,每用二钱,入苏叶些少,水煎,不拘时服。

    当归散 当归、黄 、桂心、细辛、龙骨、白芍各二钱。上为末,每一字,乳汁调下,日三服。

    浴体法 治胎肥、胎热、胎怯。天麻二钱,蝎尾、朱砂各五分,乌梢蛇肉(酒浸焙为末)、白矾、青黛各三钱,麝香一字。上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个,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

    生地黄汤 治小儿生下胎黄。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天花粉、猪苓、赤苓、泽泻、生甘草、茵陈蒿。

    引用灯心,水煎,食前服。

    清热解毒汤 生地、黄连、连翘、赤芍、金银花、木通、生甘草、薄荷叶。引用灯心,水煎服。

    蒋氏化毒丹 犀角、黄连、桔梗、薄荷叶、生大黄、生甘草、元参各一两,青黛五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六分。每一丸,灯心汤化服。

    换肌消毒散 生地黄、当归、川芎、皂角刺、赤芍药、连翘、甘草、白芷、苦参、白藓皮、防风、金银花、土茯苓。引用灯心,水煎服。

    清凉膏 锻石四两(未经水湿成块者)。用水泡之,没指半许,露一宿,面上有浮起如云片者,轻轻取之,微带清水,视其多寡,对小磨香油亦如之,以顺搅成膏为度。用鸡翎擦之,自愈。

    鹅黄散 黄柏、石膏各等分。共研为细末扑之。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胆调擦。

    当归饮 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白藓皮、甘草、人参、黄 、何首乌、白蒺藜,水煎服。

    犀角解毒饮 犀角、黄连、防风、荆芥、生甘草、生地黄、赤芍、连翘、牛蒡子、金银花。引用灯心,水煎服。

    蓝叶散 蓝叶五钱,黄芩、大黄、柴胡、犀角屑、栀子各二钱,升麻、石膏、生甘草各一钱。上为粗末,每一钱,水一小盏,煎五分,去滓,兑竹沥一酒杯,煎三、两沸,放温,量儿大小用之。气怯弱者,可去大黄。

    砭血法 治丹毒。口吮毒血,各聚一处。用细瓷器击碎,取锋芒者,将箸头劈开夹住,用线缚定。两指轻撮箸梢,令瓷芒对聚血处。再用箸一根,频击,刺出毒血。砭后,毒甚者,以神功散敷之;毒轻者,不可用,恐皮肤既破,草乌能作痛也。如患在头者,不用砭法,只宜卧针,倒挑患处,出毒血则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