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述》 诸四逆汤

    作者: 程杏轩

    四逆为太阴主方,而诸经可以并用。在太阴,固本以逐邪也;在少阴,温土以制水也;在厥阴,和土以生木也;在太阳,益火以扶阳也。惟阳明胃实,少阳相火,非所宜耳。

    ○手足厥逆,有寒、热、表、里之各异。

    四逆散,解少阴之里热;当归四逆汤,解厥阴之表寒;通脉四逆汤,挽少阴真阳之将亡;茯苓四逆汤,留太阴真阴之欲脱。四方有各经轻、重、浅、深之别也。(柯韵伯)

    四逆汤,全从回阳起见;四逆散,全从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全从养血通脉起见。不欲入辛热之味,恐劫其阴也。盖少阴脏中,重在真阳,阳不回,则邪不去;厥阴脏中,职司藏血,血不养,则脉不起。即遇久寒之人,亦不用干姜、附子。止用吴萸之走肝者,自上而下;生姜之辛散者,自内达外足矣。(周禹载)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