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虚实二脉

    实脉中沉盛,满指成分厚,久按总有力,攻下须研究。此为阳实、气实、热实、胃家实。可用攻下之实脉,脉之成分厚而不薄,满指有力,中沉两部,久按不衰,此为完全的实脉。所谓完全实脉,中土实则全体皆实也,攻下胃实,不可冒味,须有法度,应当研究,详古方上篇大承气汤中。此外则伏而有力,脉细有力,软而有力,滑而有力,亦有实意。但只腠理热实,只宜清润疏通之法,无有下法。完全实脉,脉来迟缓,因中土实则热实,热实则脉来不数也。病有名五实证者,脉完全实,而不食、不大便、不小便、不出汗,须攻下与发汗并施,此证少有。凡诊实脉,须兼腹诊,以手按大肠部位,病人拒不受按,此肠中有当下之燥屎,此脉有小而实者,如兼现虚证,当用补气补血之药,辅助下药缓缓下之,如温病篇之黄龙汤法是也。

    虚脉松而大,气血与阳虚,阴虚液虚者。脉与松大殊。松,有成分不足向外发散之象,大而松为气虚、血虚、阳虚,乃对上项厚而有力之实脉而言。其实除厚而有力之实脉外,多是虚脉,不止松大为虚。大而松之虚,直接补之虚也,其它之虚,脉体微小,亦有松意,多有不能直接用补,必须全体的圆运动得圆,然后不虚。阴液之虚,脉则或弦、或细、或涩、或弱、或沉、或结、或代也,血虚,乃血中之温气虚。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