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洪脉向外掀,中气大虚证,愈洪中愈虚,兼弦乃别论,实脉必向内沉,世谓洪而有力为实,认错矣。虽有力亦向外之力耳,向外则内虚必矣,必洪而兼弦,乃为实象,弦乃内聚之象,洪而兼弦,是原有内热,被卫气敛之,热郁则脉洪,热郁被敛不能通达,则洪而兼弦,在外感宜舒散卫闭,兼清内热,内伤病少洪弦者,有之亦内热为卫气所闭,仍舒卫闭兼清内热,洪大无力者全属于虚,洪而弦大有力,乃为实象。然实脉不洪,必如胃家实可用下药,乃为真实,洪而兼弦有力,乃实在腠理,不在胃腑,舒散卫闭,腠理一通,即不实矣。
伏脉气内实,深藏骨际间,热深与痰闭,指下细心探,伏与洪是对待之象,气虽内实,热清痰豁之后,脉起不伏,即不实矣。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洪脉向外掀,中气大虚证,愈洪中愈虚,兼弦乃别论,实脉必向内沉,世谓洪而有力为实,认错矣。虽有力亦向外之力耳,向外则内虚必矣,必洪而兼弦,乃为实象,弦乃内聚之象,洪而兼弦,是原有内热,被卫气敛之,热郁则脉洪,热郁被敛不能通达,则洪而兼弦,在外感宜舒散卫闭,兼清内热,内伤病少洪弦者,有之亦内热为卫气所闭,仍舒卫闭兼清内热,洪大无力者全属于虚,洪而弦大有力,乃为实象。然实脉不洪,必如胃家实可用下药,乃为真实,洪而兼弦有力,乃实在腠理,不在胃腑,舒散卫闭,腠理一通,即不实矣。
伏脉气内实,深藏骨际间,热深与痰闭,指下细心探,伏与洪是对待之象,气虽内实,热清痰豁之后,脉起不伏,即不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