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内伤的舌胎

    无荷花色,而现淡灰色,此阳气不足,无论何病,皆属阳虚,如看不准,当参脉象与病症为断。如舌胎中前左右,有灰色黑色淡白色淡黄色夹杂,而湿润,此中土大败之象。冬末春初,小儿发现此舌。先温补中土,俟夹杂之胎退去,乃按病治病,此种胎,中虚兼肾虚也。

    凡舌胎黄腻湿润。去黄腻之药,必须兼温补中气。

    凡诊病无论何病,须看舌胎,舌有厚黄胎少许,干燥者,有一部分胃热,方中须有兼清胃热,理胃滞之药,如槟榔花粉之类。

    舌心有黑腻一点如指大,极腻极密,紧贴舌本,拨之亦看不见肉,此有老瘀血,结在胃中,须用气血双补之药,加桃仁红花五灵脂益母草通瘀。轻用多服乃愈。气血双补,八珍汤最佳,八珍丸更好。丸药服下,与胃中细毛缓缓摩擦,去瘀血之妙法。

    舌之红心,有枣核大一块红色,此最坏之症。一些燥热药,补气药均用不得。用则真阴立竭多死。不死亦从此病重,无法挽回,此伤真阴之舌胎也,红而干者更危也。

    又有病由外感,多日不愈。口苦,舌胎满布黄点,其点甚稀,胎润不燥。服党参乌梅麦冬而苦退黄退者。此胸隔有胆经木火之气,凝聚不降,胎之黄点,乃中虚之现象也。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