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茅先生∶小儿生下五个月日以上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者,亦分数类。在脐下痛者为 气,下芸薹散夹茴香散与吃,即愈;如见面黑眼视,泻黑血,鼻口手足冷,不进食者死。(芸薹散方见本门,茴香散茅先生方未得所见,有四十八候茴香散方,见本门。)
茅先生小儿 气芸薹散
芸薹子(炒) 蓬莪术(炮) 茴香(炒) 青橘皮(去白)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木香(炮,一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一钱,用盐酒热调下。
《四十八候》茴香散
茴香(炒) 芸薹子(各半钱) 田螺壳(二钱) 甘草(三寸,炙) 川楝子(一分,用肉)
上为末,每服半钱,煎沉香汤调下,木香汤亦得。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茅先生∶小儿生下五个月日以上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者,亦分数类。在脐下痛者为 气,下芸薹散夹茴香散与吃,即愈;如见面黑眼视,泻黑血,鼻口手足冷,不进食者死。(芸薹散方见本门,茴香散茅先生方未得所见,有四十八候茴香散方,见本门。)
茅先生小儿 气芸薹散
芸薹子(炒) 蓬莪术(炮) 茴香(炒) 青橘皮(去白)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木香(炮,一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一钱,用盐酒热调下。
《四十八候》茴香散
茴香(炒) 芸薹子(各半钱) 田螺壳(二钱) 甘草(三寸,炙) 川楝子(一分,用肉)
上为末,每服半钱,煎沉香汤调下,木香汤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