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重龈胎热胃中蓄,牙根肿胀痛难禁,刺破一字散敷上,继进清胃效如神。
【注】重龈者,因小儿在胎有热蓄于胃中,故牙根肿如水泡,名曰重龈,治法用针刺破,以盐汤拭净,外敷一字散,内服清胃散,其肿自消。
一字散(方见悬痈)
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 )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清胃散洽胃热熏,生地黄连当归身,丹皮升麻石膏 ,临煎须要入灯心。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重龈胎热胃中蓄,牙根肿胀痛难禁,刺破一字散敷上,继进清胃效如神。
【注】重龈者,因小儿在胎有热蓄于胃中,故牙根肿如水泡,名曰重龈,治法用针刺破,以盐汤拭净,外敷一字散,内服清胃散,其肿自消。
一字散(方见悬痈)
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 )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清胃散洽胃热熏,生地黄连当归身,丹皮升麻石膏 ,临煎须要入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