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证治准绳》 身有赤处

    作者: 王肯堂

    《圣惠》小儿因汗,为风邪热毒所伤,与血气相搏,热气蒸发于外,其肉赤而壮热也。

    治小儿身上有赤,引于颊上或口旁、眼下,赤如胭脂,向上皮即皴剥,渐渐引多,此是心热血凝所为,其治法,宜以小刀子锋头镰破,令血出后,宜服

    丹参散

    丹参黄芩枳壳(去白,麸炒)葛根犀角(镑。各一分)麻黄(去根节,半两)上为末。每一钱,水一小盏,入竹叶十片,竹茹半钱,煎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加减,无时服。

    治小儿身上有赤烦热。

    麦门冬散

    麦门冬(去心)芦根(锉)葛根(锉)犀角屑漏芦甘草(炙微赤。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竹叶十片,去滓,放温,量儿加减,无时服。

    治小儿身上有赤或瘀肿,或如火丹,烦渴,浑身赤,壮热。

    铅霜散

    铅霜(研)绿豆粉(各半两)用芸苔菜自然汁调涂。

    又方伏龙肝(一两,为末)乱头发(二两,灰研)水调涂赤处。

    又方桃仁去皮研烂,以面脂和涂。水煮黄蒿穗浓汁,入盐少许温服。细研白矾末,生油调涂。杵芭蕉根汁涂。杵水中苔,水调涂。水调芒硝末涂。炒米粉令焦黑,为末,津唾调涂。生蛇衔草,捣烂涂。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