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薛〕胁肋者,足厥阴、少阳之经,相火之司也,乃木之主,肝胆之气不平,则风火内搏,荣逆血郁,热聚为脓,而痈肿之所由生也。亦有禀赋母气肝胆之热,恚怒之火而致。然初患肿作痛者,宜用柴胡栀子散。未消者,用仙方活命饮。其热既杀而肿不消者,则必成脓也,乃用托里消毒散。其脓既成,以代针膏决之,仍用托里散自愈。若脓出而痛止肿消,则不必用药也。
加味归脾汤
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之证,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疮口不敛等证。
人参黄(炒)茯神(去木)甘草(炒)白术(炒。各一钱)木香(五分)远志(去心)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牡丹皮山栀(炒。各一钱)上,水煎,乳母服,儿亦服之。
小柴胡汤
治肝胆经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加山栀、牡丹皮,名加味小柴胡汤。(方见发热)
柴胡清肝散
治肝经风热,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疮疡。(见肝热)
栀子清肝散
(一名栀子柴胡散)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生疮,或发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见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