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证治准绳》 寒痛

    作者: 王肯堂

    茅先生歌云∶面青面白犹自可,黑色如青瓜一同,此是腹心生冷痛,须将温药里头攻。钱氏云∶胃虚冷,面白色,腹痛不思食当补,益脾益黄散主之。若不下利者,调中丸主之。(益黄散治下利而痛也,调中丸治不利而痛也)曾氏脏寒痛,议附胎寒论后。益黄散(脾)

    调中丸

    白术人参甘草(炒各半两)干姜(炮,四钱)上为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食前、温水下。(海藏云∶仲景理中例也)

    当归散

    凡小儿夜啼者,脏寒而腹痛,面青手冷,不吐乳是也,宜此方服之效。

    当归(去芦头)白芍药人参(各一钱)甘草(炙五分)桔梗陈皮(各一钱)上咀。煎五分,时时少服,愈。

    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亦痛,不能饮食。

    半夏(制焙,五两)人参辣桂(去皮。各一两)甘草(半两)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五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指迷》七气汤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青皮陈皮桔梗蓬术辣桂益智仁(各一两)香附子(一两半)甘草加半夏(制。各七钱半)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张涣〕宽中汤

    治心腹疼痛,不可忍者。

    高良姜木香(各半两)丁香青橘皮(炒黄)桔梗甘草(炙。各一分)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

    蓬莪术丹

    蓬莪术(炮制,乘热锉碎)当归(洗,焙干。各一两)木香人参(去芦头)桂心(各半两)黑牵牛(炒,微黄,一分)上件捣,罗为末,细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温胃丹

    治腹痛啼哭不止。

    人参(去芦头)白术(炮。各一两)五味子当归(洗,焙干)高良姜(各半两)木香(一两)上件,捣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

    橘香散

    青橘皮(炒)吴茱萸木香当归(洗,焙干。各一两)干姜(炮)丁香(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煎五分,去滓放温热服,食前。

    〔曾氏〕香汤

    利脾胃,进饮食,理腹痛,散邪气。

    香(炒)良姜(锉碎,用东壁土炒。各一两半)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炒至微黄色,二两)甘草(炙,一两)上,锉焙为末。每服一钱,烧盐汤空心调下。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