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证治准绳》 分经

    作者: 王肯堂

    黄芩半夏生姜汤

    治胆腑咳呕苦水若胆汁。

    黄芩生姜(各一钱)甘草(炙)芍药(各六分)大枣(二个)半夏(一钱五分)上,水煎服。

    甘桔汤

    治心脏咳,咳而喉中如梗,甚则咽肿喉痹。

    粉草苦梗(各一钱)上,水煎,食后服。

    芍药甘草汤

    治小肠腑咳,咳而失气。

    芍药甘草(炙,各一钱)上,水煎服。

    升麻汤

    治脾脏咳,咳而右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涎。(方见伤寒)

    乌梅丸

    治胃府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乌梅(三十个)细辛附子(制)桂枝人参黄柏(各六钱)干姜黄连(各一两)当归蜀椒(各四两)上为末,用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与米饭捣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白汤下。

    赤石脂禹余粮汤

    治大肠咳,咳而遗屎。

    赤石脂禹余粮(各二两,并打碎)上每服二钱,水煎。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肾脏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又治寒邪犯齿,致脑齿痛,宜急用之,缓则不救。

    麻黄细辛(各二钱)附子(一钱)上,每服一钱,水煎。

    茯苓甘草汤

    治膀胱咳,咳而遗溺。

    茯苓(二钱)桂枝(二钱半)生姜(五大片)上,每服二钱,水煎。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