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查古籍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脑空上廉为颔厌脑空之中号悬颅厘脑空下廉取耳上三寸天冲居率谷耳上一寸半曲鬓耳上当曲隅角孙耳廓当中取开口有空治目齿窍阴耳上动有空白耳后入发际一寸之中审端的颅囟耳后青络脉脉耳本后边中鸡足青脉上相逢完骨耳后四分际耳尖后陷是医风 侧头部之图p06-d36a29.bmp 鹅掌疯图p06-d36a30.bmp 半身疯图p06-d36a31.bmp 脚疾图p06-d36a32.bmp 脚疾图p06-d36a33.bmp